众力资讯网

“活久见!”10月17日,云南丽江,一村民从小养大的牛过去了两年时间,牛的体型却

“活久见!”10月17日,云南丽江,一村民从小养大的牛过去了两年时间,牛的体型却丝毫没有变大,仅仅只有50多公斤,有人要花30000元买去开直播,还有人打算买回去当宠物,网友:这牛买回家分分钟就回本!   10月17日的丽江彩云镇集市,村民李建国牵着牛绳慢慢走,牛蹄子踩在地上发出轻哒哒的声响,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回头。   这牛看着跟刚断奶的牛犊没两样,浑身棕黄色的毛沾着点草屑,站在李建国身边,也就到他膝盖往上一点,怎么看都不像养了两年的牛。   起初我还以为是喂得不好,天天给它加玉米、豆粕,别家的牛吃这些,两年都长到四百来斤能卖钱了,我这头称了好几次,最高也就52公斤。   李建国蹲下来摸了摸牛的耳朵,牛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心。   他说,两年前从邻村花800块买这头黄牛犊,本来是想让它帮着犁家里的三亩菜地,年底要是长壮了,还能拉去市场卖肉补贴家用。   可没想到,这牛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不管怎么喂,个头就是不见长,兽医来看过,说大概率是基因出了问题,就像人得的“侏儒症”。   但还有种可能是母牛怀它的时候缺碘,才导致发育停滞。   那天李建国本来没抱希望,想着能卖个几千块就算不亏,可刚把牛拴在集市的栏杆上,就围过来一群人。   一个穿黑色夹克、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对着牛拍个不停,嗓门挺大,老哥,这牛卖不卖?   我出3万,买回去开直播,你看它这么小,肯定能吸粉,到时候带货、打赏,分分钟就能回本!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都炸开了锅,有个穿碎花裙的大姐也凑过来,我出1万5,我家有个小院子,想给我家娃当宠物,比养大型犬有意思多了,牵出去遛弯多特别。   还有人掏出手机拍视频,发朋友圈、发抖音,没一会儿,评论区就热闹起来。   有网友说“这牛洗干净了,送到西游记主题景区扮牛魔王的坐骑,门票钱都能赚不少”。   也有人羡慕“这买家有眼光,养个稀罕物,回头率绝对100%”。   但也有网友担心,牛再小也是牛,吃的比狗多,还得有地方活动,要是新鲜劲儿过了,不管了咋办?   其实不止这头丽江袖珍牛,最近几年市面上不少“稀奇宠物”都挺火。   就像大家常说的折耳猫,耳朵耷拉着看着温顺可爱。   可中国兽医协会早就提醒过,这种猫的“萌”是因为软骨发育不良,一辈子都可能受关节疼痛的折磨,严重的连走路都费劲。   这种基因变异的动物,免疫力大多比正常动物差,寿命也可能缩短。   但为啥这么多人愿意花高价买这些“特殊宠物”?主要是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不再满足于养猫养狗,总想找点不一样的。   有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异宠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元,每年还以30%的速度增长。   可这背后,有些商家为了赚钱,根本不管动物的死活。   像丽江这头袖珍牛,看着温顺可爱,但基因变异可能让它有隐藏的健康问题。   而且牛本来就需要大空间活动,要是买回去圈在小院子里,连跑两步的地方都没有,根本不符合动物的生活需求。   网友说的“分分钟回本”,说到底是把这头牛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可它也是个活生生的生命,有自己的需求。   需要足够的草地活动,需要适合的饲料,需要不被当成“奇观”围观。   从以前把牛当耕地、吃肉的工具,到现在有人想把它当宠物,人和动物的关系确实在变近,但这种亲近不该只停留在“稀奇”“新鲜”上。   真正的文明,不是追捧这些“畸形奇观”,而是看见每一个生命的需求。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2025-10-17发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