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警告台当局,华盛顿响起“弃援”警钟:美智库为何急踩刹车?

近日,美国智库“国防优先”亚洲事务主任莱尔·戈德斯坦投书《时代》杂志,直指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是“鲁莽领导人”,让台海沦

近日,美国智库“国防优先”亚洲事务主任莱尔·戈德斯坦投书《时代》杂志,直指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是“鲁莽领导人”,让台海沦为“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他警告台湾当局必须认清现实,因为“山姆大叔不会施以援手”,美国人不会为台湾而冒险卷入“无休止的战争”,尤其是涉及核风险的冲突。

这一言论引发台当局“气急败坏”的反驳,戈德斯坦则调侃自己“捅了马蜂窝”。同期,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兰德公司也发布报告,建议美国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并支持中国“渐进统一”,以稳定美中竞争关系。

美国战略界这种“急踩刹车”般的口风转变,并非偶然。它标志着华盛顿的台海战略思维正在经历一场基于成本-风险的痛苦再评估,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三重顾虑”的叠加:

美国人开始公开谈论“弃援”,最直接和现实的因素是中国大陆军事力量在台海地区的崛起,特别是其成熟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

戈德斯坦强调,如果美国干预台湾,将给美国空军和海军力量带来“难以置信的风险”,且“收效甚微”。这番话透露出美国军事规划者的深层恐惧:在解放军强大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反舰能力面前,美国传统的军事优势已被颠覆。

投入巨额战略资产(如航母战斗群)和承受极高的人员伤亡,却换来一场“收效甚微”的战争,在美军的成本效益评估中已是巨大的战略负债。在军事优势逆转的客观现实面前,“为台湾而战”的代价变得空前高昂,促使“务实避险”的声音在华盛顿抬头。俄乌冲突和中东冲突的爆发,对美国战略界产生了强烈的“镜鉴”效应,使得“地缘政治疲劳”蔓延。

戈德斯坦明确指出,美国人早已厌倦卷入他人家庭纠纷而打“无休止的战争”。这种厌战情绪,叠加俄乌战争中核威胁屡次被提及的现实,使得美国对与大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和后果有了更具体的恐惧。他尤其强调“涉及核风险时更是如此”。

在战略资源的有限性和全球多线作战的压力下,美国必须对国家利益进行残酷的排序。智库学者将台湾定位为“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但并非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正是在提醒华盛顿:为一个次要利益冒可能引发核升级的灾难性风险,是完全不理性的战略选择。

口风转变的矛头,直指台湾内部的政治操作。美国智库对赖清德“鲁莽”推动“国家化”论述感到担忧,认为其正在主动破坏台海现状,并将冲突的“引爆点”风险转嫁给美国。无论是戈德斯坦呼吁美国“毫不犹豫地约束”赖清德,还是兰德公司建议明确表态“不支持‘台独’”,都表明美国战略界急于收回对台当局的“战略缰绳”。

他们担心,台湾当局的激进行为将突破北京的红线,从而迫使美国卷入一场由台湾单方面引爆的战争。这种“战略约束”的姿态,旨在向台当局发出一个清晰信号:美国的协防承诺并非一张允许“无限开火”的保单,必须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为前提。美国智库的这波“警钟”,实际上是其台海政策从侧重于“战略支持”向“战略约束”和“务实避险”过渡的信号。

在“军事优势不再”、全球多点承压的背景下,华盛顿的务实派正在力图将台湾问题从“引爆美中冲突”的火药桶,重新拉回到“管控竞争”的谈判桌。他们希望通过对台当局的直接警告和对和平统一方案的侧面暗示,降低台海的战争风险,防止灾难的发生。

对于台湾当局而言,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当其最依赖的外部力量开始公开讨论“不施援手”时,“倚外谋独”的幻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破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