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衢州古城正“青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赵凯怡报道组郑晨通讯员姜翔)10月13日晚,夜幕降临,衢州古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戏台前格外热闹,京剧《小商河》的唱腔悠扬,台下观众聚精会神。

今年85岁的市民李楚雯家住柴家巷,人群中的她,看得津津有味。作为地道的衢州人,李楚雯频频点赞改造提升后的街区:“现在街区每天有很多演出,很热闹。”

2016年,衢州市启动衢州古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建筑修缮、景观优化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完整保留“三街七巷”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街区的业态功能与交通组织。如今,这里已成为彰显衢州历史底蕴与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

随着街区客流量持续增长,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为市民、游客带来新体验。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演职人员毛松卫说:“我尝试在唢呐演奏中加入流行音乐元素,为市民、游客带来更新鲜的演出体验。”

除传统戏曲外,街区还推出了“阳台show”、沉浸式实景演出等演艺形式。游客赵雪娟说,衢州古城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戏曲、器乐、街头表演等多元艺术形式的集中呈现,提升了景区的可游性与趣味性。

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主任毛向阳介绍,当前,他们正积极探索沉浸式演艺新模式,通过实景演出,打破传统舞台界限,实现演员与市民、游客面对面交流,让艺术氛围更自然、更亲切地融入游览体验。

今年8月底,县学街正式改为步行街,将水亭门与北门街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有机串联。街道两侧设置了8个业态各异的“惊喜盒子”,提供文创产品、轻食饮品等消费选择。其中,“衢州三怪”文创系列颇受欢迎,而以搁袋饼、葱花馒头等衢州小吃为灵感设计的毛绒玩偶,则被游客亲切地称为衢州版“Jellycat”(吉利猫)。

“阿也也”文创店负责人周思颖介绍,自入驻以来,店铺销售业绩稳步提升,国庆中秋假期,日均销售额达四五千元,特色玩偶类产品日销量超百件。

“衢州味道”主题街区位于衢州古城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400米长的街巷汇聚了常山、江山、龙游等地的地方风物,以及特色小吃王阿盖等。整个街区的装修风格以红色为主调,结合本地编织非遗技艺,点缀辣椒等元素,营造出热闹的用餐氛围,与衢州鲜辣标签形成呼应。

在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该主题街区还巧妙布置了“衢州三怪”打卡雕塑、辣椒龙、鱼灯艺术装置等元素,通过沉浸式文化展示、特色美食体验与创意互动玩法,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衢州味道”主题街区负责人楼杨俊说,团队对传统“衢州三怪”文化进行创意转化,打造“ThreeMonster”文创品牌,采用国潮的形象与年轻化设计语言,开发出系列文创衍生品,深受年轻游客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衢州古城核心区块已汇聚284家商户,“文化IP+新业态”模式正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崭新的青春活力。

创5A景区展衢州古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