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挥出,却砸到了自己的脚趾头。 “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的!”当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出这句温柔安抚时,距离他威胁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0%关税才过去不到24小时。 这位曾宣称“关税已无上调空间”的总统,在2025年10月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变脸秀”。 01 强硬表演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来得迅猛。 10月10日,他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涵盖从汽车、电子产品到医疗设备的几乎全部双边贸易。 他指责北京采取“极具敌意”的行动,因为中国限制了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的稀土材料出口。 市场立刻陷入恐慌,道琼斯指数暴跌,一天蒸发近2万亿美元市值。投资者担心一场全面贸易战即将卷土重来。 02 精准反击 面对美方的威胁,中方既没有激烈对抗,也没有屈服,而是采取了 “以不变应万变” 的策略。 中国商务部发表简短声明,警告“动辄以高额关税进行威胁,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并重申中国“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 更重要的是,中方打出了“稀土牌”——宣布对稀土、超硬材料等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招精准击中了美国产业的“命门”,从F-35战斗机到电动汽车,美国高端制造业和国防工业都强烈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 03 迅速变脸 在威胁发出不到24小时内,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他在Truth Social上写道:“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的!中国不想陷入萧条,我也不想。”与他先前的强硬言辞形成鲜明对比。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在扬言可能取消与中方的会晤后,又改口明确表示“不会取消”计划于APEC峰会期间举行的会面。 从“关税恐怖分子”到“别担心”的转变,暴露了这场关税战的真相——一场精心编排的“愤怒秀”。 04 变脸背后 特朗普的迅速变脸,背后有多重因素。 首先,中方的稀土反制打中了美国的战略软肋。中国控制着全球70%至80%的稀土精炼能力,美国短期内根本无法摆脱依赖。 其次,高关税已经让美国自己吃不消。若真的实施100%关税,美国CPI可能升至1.8-3.6个百分点,远高于当前水平,这将进一步推高通胀。 再者,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在美国国内也饱受批评。智库和研究机构指出对等关税设计存在先天缺陷,会误伤美国本土产业链。 最后,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需要他在APEC峰会前积累谈判筹码,而不是真的让贸易战失控。 特朗普的快速“变软”仿佛一场政治川剧,脸谱转换令人眼花缭乱。从“百分百硬汉”到“别担心先生”,变得不只是态度,更是对现实力量的重新认知。 当中国的稀土管制轻轻扣住美国产业的命门,舞台上的强硬演员也不得不跟着剧本调整台词。 这场大戏还在继续,下一幕该轮到谁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