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 这156户居民的等待,值了!】近日,作为自治区首批自主更新改造试点、包头市首个居民出资主导的原拆原建项目,东河区工业路“土六栋楼”改造项目“家和新居”已顺利完成二次结构砌筑,施工进入室内外装修与配套建设并行的关键阶段,156户居民的“新居梦”正加速照进现实。 “在老房子里住了近50年,取暖做饭一年四季都得烧煤,家里灰尘大。如今拆旧房盖新房,我们期待着早日搬新家。”土六栋73岁居民董耀武的话,道出了所有住户的共同心声。这处始建于1978年的居民楼,曾是6栋三层砖混楼,承载着156户家庭的生活记忆,但随着建筑老化,楼体出现基础损坏、墙体裂缝等问题,2020年5月被鉴定为D级危房,居民紧急搬离,“住得安全、住得舒心”成为最迫切的诉求。 “目前项目推进比预期更顺利,实现主体封顶后,我们马不停蹄推进二次结构施工,现在已全部完成。”项目负责人、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田丰介绍,按照施工计划,年底前将同步完成室内抹灰工程与外墙保温施工,2026年将集中推进地下管网、景观绿化及硬化工程,确保6月30日实现“交房交证”双目标,让居民早日告别“烧煤生活”,住进设施完善的新居。 这份“包头速度”背后,是“居民自主更新”模式的成功实践。2024年7月,土六栋楼自主更新改造项目申报列入自治区自主更新试点,凭借改造规模最大、推进效率最高的优势,成为包头城市更新的核心“试验田”。从2025年1月启动到主体结构封顶,创造了危房改造的高效范例。 旧屋焕新颜,安居有新盼。新建的“家和新居”不仅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还规划了适老化设施、休闲健身区等公共服务空间,实现从“危房”到“好房”的品质跃升。 以“居民参与、居民出资、政府补助、政策支持”为多元资金构成,通过配套建设便民商业设施,将盈余收益反哺居民以降低自筹成本,形成可持续的资金平衡机制。作为2025年度自治区唯一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城市,包头正以该项目为样本,系统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居民自主更新”实践经验,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摄影:祝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