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歌剧《王阳明》压轴献演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10月16日,歌剧《王阳明》作为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最后一场剧目登上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的舞台。该剧将“阳明心学”以歌剧艺术形式搬上现代舞台,不仅成功完成对圣贤哲思的艺术转译,也丰富了阳明文化在当代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王阳明》剧照)

明正德二年,王阳明上疏遭陷被廷杖并贬谪至贵州龙场驿,夫妻惜别于钱塘,王阳明遭福平所率锦衣卫追杀而投江出逃。歌剧《王阳明》以此为背景,讲述了王阳明跌入人生谷底到龙场悟道的心路历程。身处逆境时,王阳明每每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终在石棺中惊天一悟。虽历经百死千难,却不忘初衷、一心求圣,展现其教书育人之德、治国平天下之功、致良知之言,演绎出一部生命的交响咏叹。

(《王阳明》剧照)

该剧由贵州大学、中央歌剧院及贵州道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是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主创团队历时五年打磨剧本,十余次深入贵州龙场、浙江余姚等地采风,从王阳明的人生轨迹中提炼出“向内求索”的核心命题。舞台上,贵州山歌与古琴、琵琶的旋律交织,非遗傩戏的节奏与西方交响乐碰撞,既还原了王阳明“心学”诞生的文化土壤,又赋予其当代审美意蕴。

再回头看这部剧,大家无不感叹:这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从最初的个人困惑,到最终升华为一场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鸣,歌剧《王阳明》的创作历程本身,就是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又一次生动诠释。正如编剧柳进军说的“我们不仅希望歌剧观众能够真正走进王阳明,而且希望通过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让更多观众了解自己的内心、关照自己,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

(《王阳明》剧照)

2024年5月,歌剧《王阳明》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完成全球首演,连续三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从艺术体验中读懂心学智慧,实现了“以艺载道”的创作初衷。随后在贵州大学的巡演,也让600余名师生通过舞台直观感受“龙场悟道”与贵州教育发展的历史渊源。

2023年,贵州启动“四大文化工程”,将阳明文化作为核心资源进行挖掘转化。而该剧通过“知行合一”精神的舞台化呈现,成为贵州建设文化强省的实践标杆,和探索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路径。这不仅填补贵州原创歌剧空白,更以“民族性与世界性共生”理念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其国际传播计划更旨在以音乐为桥梁向西方观众传递东方哲学智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创新实践范例。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创排不仅是艺术的突破,更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王阳明》剧照)

随着《王阳明》的谢幕,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满收官。五年来,贵州通过这一平台推出了大量植根本土、贴近时代的优秀作品,生动展现了“多彩贵州”的文化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