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外长在杭州见面!欧洲有了新变化 10月15日,中国的外交部长王毅,在风景如画的杭州,接待了远道而来的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双方谈得非常愉快,官方的说法是“一致同意拓展双边领域合作,助力经济持续增长”。 今年恰好是中国和西班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这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点。 中方说,我们欢迎西班牙企业来中国投资,继续在中国发展。西班牙方面则更进一步,说我们不但欢迎中国企业去西班牙投资,还要专门出台政策来鼓励你们来! 这不仅仅是客套话。这传递出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西班牙对中国资本和中国企业的态度,是敞开大门,甚至是铺上红毯来欢迎的。西班牙外交大臣明确表示,他们高度赞赏中国的发展成就,并且认可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发挥的作用。这话从一个欧盟重要成员国嘴里说出来,分量是很重的。这代表着,在欧洲内部,已经有国家不再跟着某些国家的调子,用有色眼镜看中国,而是基于事实,承认中国的实力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为什么西班牙要在这个时候,如此积极地向中国示好? 你看看现在的欧洲,日子并不好过。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乏力,这些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更要命的是,他们本来指望的老大哥美国,不仅没能拉他们一把,反而还在背后捅刀子。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欧盟和美国的贸易谈判一直磕磕绊绊,进展非常不顺利。美国搞的那些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也伤害了欧洲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政治家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现实:要想把经济搞上去,要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市场、中国的资本、中国的产业链,对今天的欧洲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答题。 所以,西班牙这次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经济上和中国深度捆绑,巩固关系,为自己的经济发展踩上一脚“油门”。 现在,我们再把镜头拉近一点,看看西班牙具体想和中国合作什么。材料里提到了经贸、投资、文化、旅游,但最关键的,也是最能体现西班牙诚意的,其实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 这才是这次会谈背后,真正的大生意。西班牙是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是他们的经济支柱之一。但是在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时代浪潮中,西班牙和整个欧洲一样,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传统车企转型缓慢,而在电池技术、智能化系统、整车制造等方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跑在了世界前列。 西班牙政府非常聪明,他们没有选择对抗或者排斥,而是选择了拥抱和合作。为了吸引中国企业,西班牙政府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他们早就启动了一个高达37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专门用来吸引电动汽车和锂电池企业去他们那里投资建厂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之前多次访问中国,反复强调的就是希望吸引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 。他不但在中国这么说,回到欧洲,他还公开呼吁欧盟要重新考虑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关税壁垒保护不了落后的产能,只有开放合作,把中国的先进技术和产业链引进来,才能盘活西班牙自己的汽车工业,实现所谓的“再工业化”,保住几十万人的饭碗。 西班牙的这个选择,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你再看看另一个欧盟大国——意大利。虽然意大利在某些政治议题上有些摇摆,但在经济层面,他们的身体却很诚实。意大利政府同样宣布了一项高达60亿欧元的国家汽车基金,目的也是为了吸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电动汽车投资 。而且,意大利还是G7国家里第一个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 。就在前不久,中意两国还举行了高层会谈,签署了新的绿色产业合作协议,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欧洲南部的经济大国,他们的行动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就是,在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压力面前,任何意识形态的偏见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在欧盟内部发出一种理性的声音:和中国合作,对欧洲有利。西班牙这次还承诺,要作为欧盟成员国,推动中欧关系的缓和,促成更多合作。这等于是在欧盟内部,为中欧关系投下了一张重要的“赞成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