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大豆滞销之后 东南亚接盘却出了乱子 5月,中国宣布停止进口美国大豆。现在,

美国大豆滞销之后 东南亚接盘却出了乱子 5月,中国宣布停止进口美国大豆。现在,美国急不可耐地转向东南亚,盯上了印尼和越南,试图让这两个国家接盘。但这根本不是自愿的买卖,美国对越南直接使用关税威胁,说如果不买大豆就恢复25%的高关税。越南70%的出口依赖外资企业,根本经不起这种打击,只能硬着头皮订购了120万吨。 对印尼,美国打着扩大天然气合作的幌子,暗地里逼迫他们购买180万吨大豆,还必须给予零关税优惠。印尼能源依赖进口,没有选择,只能签字同意。更过分的是,协议中还增加了“转口限制”,防止这些大豆偷偷卖到中国,美国的算盘打得满满的。可是,东南亚国家哪里接得住这么多大豆?印尼一年总共只需要1300万吨大豆,自己产量不到100万吨;越南本土产量连30万吨都没有,全靠进口。突然砸来几百万吨,产业链直接卡壳。 越南在第三季度检测发现美国大豆杂质超标率15%,还有禁用农药残留,结果全国鸡场死了两万多只鸡,养殖户哭都没地方哭。印尼也没好到哪里去,雅加达一家工厂的大豆油渣查出重金属,50万美元的原料全得销毁,工厂直接停产,找美国要说法根本没人理。糟糕的是,美国还借着大豆操控价格,印尼鸡蛋三个月涨了25%,越南猪肉也涨了近20%,老百姓菜篮子越来越沉,政府压力山大,美国却坐收渔利。 偏偏美国中西部又闹干旱,大豆交货延期,越南不少饲料厂直接“断粮”停工,养殖业跟着遭殃。这时候大家才明白,接的哪儿是订单,分明是烫手山芋。其实就算东南亚想帮忙,这点量对美国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美国今年大豆产量创下43亿蒲式耳的新高,库存都快1000万吨了,比去年多了近一半。印尼2024年买了美国12.43亿美元的大豆,看着不少,可跟以前中国的采购量比差远了,而且美国大豆价格现在跌到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下,比成本线还低,就算卖出去也是赔本买卖。 现在美国豆农是真难,50万人每英亩亏损100美元,贷款违约率飙到近十年新高,六成中小农场连下一季的种植费都凑不齐。他们盼来的东南亚买家,不仅没能救急,反而把麻烦引到了更多国家。 这场看似“找到下家”的交易,说到底就是美国把自己的危机转嫁给了小国,最后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和那些苦苦支撑的豆农。 更糟糕的是,美国借此操控市场价格,导致东南亚国家通货膨胀。印尼鸡蛋价格在三个月内上涨25%,越南猪肉价格上涨近20%,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政府面临巨大压力。美国却从中获利,坐收渔利。 世界银行和IMF没有直接评估此事,但贸易冲突对东南亚经济有负面影响。美国中西部干旱导致大豆交货延期,越南饲料厂“断粮”停工,养殖业雪上加霜。这暴露了美国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和对小国的漠视。东南亚国家接盘美国大豆,本意是缓解美国危机,但反而引火烧身。 印尼2024年购买了美国12.43亿美元的大豆,但相对于中国以前的采购量,这只是小头。美国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下,低于成本线,意味着即使卖出,也是亏本生意。 美国豆农每英亩亏损100美元,贷款违约率升至十年新高,六成中小农场无法支付下一季种植费用。他们指望东南亚买家救急,但东南亚市场太小,无法消化美国巨大的库存。美国大豆产量创43亿蒲式耳新高,库存近1000万吨,比去年增加一半。这场交易不仅没救美国豆农,还把危机扩散到东南亚,伤害了更多无辜百姓。 美国作为大国,在自身经济困境时,不是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而是强迫小国接盘,这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中美贸易摩擦是长期问题,中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是战略调整。 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不仅出于价格考虑,还为了供应链安全。美国的行为反而加速了全球贸易重组,让小国陷入两难。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和印尼,经济较弱,依赖外资和进口,容易被大国操控。世界银行报告指出,贸易限制对东南亚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具体到大豆进口,没有详细评估。 然而,越南和印尼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真实的:农业损失、通货膨胀、民生困难。美国坐收渔利,但长远看,这种策略会损害其国际信誉。豆农的困境也是全球农业问题的缩影,价格波动、气候因素、贸易政策都会影响小农生计。这场危机转嫁,最终伤害的是底层百姓,无论是美国豆农还是东南亚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