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1999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去广告店做招牌,结果店员粗心,把“

[太阳]1999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去广告店做招牌,结果店员粗心,把“密”字写成了“蜜”,老板说:“你拿走吧,我给你优惠200元。”为了省下这200元,张红超只好忍痛收下被打错的招牌。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他本来给店起的名字是“密雪冰城”,结果找广告店做招牌,愣是给做成了“蜜雪冰城”,一个错别字,就这么定了品牌的终身。   换做别人可能要气炸了,但他没有,因为重做一个得花200块钱,他舍不得,其次,店马上就要开张,根本等不及。   这个看似草率的决定,背后是一个河南商丘农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极致务实,他早就不是第一次创业了,端盘子、种草药,都失败过,他太清楚每一分钱的重量。   他的启动资金,是奶奶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块钱,这3000块,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所以,为了省下200块和宝贵的时间,一个“错别字”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意外的“蜜”字,反而阴差阳错地更贴合甜品,但根子上的逻辑,是一种绝对的成本优先,这就是理解蜜雪冰城的第一把钥匙。   张红超对价格有着独到的见解,便宜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武器,直接穿透市场,牢牢抓住人心。   这套打法的雏形,早在他1995年暑假去郑州摆地摊时就有了,他的“寒流刨冰”小摊,灵感来自老家常见的小吃,因为便宜解渴,生意火到不行,从那时起,他就尝到了低价的甜头。   当时流行的“彩虹帽”冰淇淋,别人卖10块,他自研同款,一出手就定价1块钱,这不是降维打击,这简直是清场。   这款冰淇淋直接引爆了市场,蜜雪冰城的名字一夜传开,紧接着,2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6元的奶茶……一套组合拳下来,迅速席卷了对价格最敏感的三四线城市。   这种策略甚至超越了商业,变成了一种情感连接,网友们开玩笑说“喝坏肚子是我自己的问题”,这背后是多大的信任和支持啊,说白了,他赢得了民心。   低价负责引流,而低门槛的加盟模式,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加盟,加盟费、装修、设备、原料全算上,大概25万,这个门槛低到让人难以置信,也正是因此,全国才能裂变出2万家门店。   张红超不仅让自己的产品“低毛利走量”,也给无数像他当年一样的普通人,提供了一条低风险、高流水的创业路,这本质上,是把自己的亲民基因,注入到了整个商业模式中。   最终,“一分钟卖出1万杯,年赚65亿”的商业神话诞生了,从南到北,遍地开花。 信息来源:张红超百度百科;蜜雪冰城逆袭背后:张红超曾卧底仿制刨冰,用库房剩下的咖啡粉勾兑“卡布奇诺”|冰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