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昨天开幕,小米雷军、蔚来李斌、吉利集团李书福、长安朱华荣和北汽张建勇等车企高管齐聚北京,看看大佬们都说了啥
工信部定调:加强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
产业成效: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在新车中搭载率已超过60%,累计发布国家及行业标准88项
下一步规划:
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标准制定,并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建设汽车行业人工智能中试基地,攻关大算力芯片、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技术
雷军:共建生态,抵制网络乱象;“智驾”首期投入已达57.9亿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大会上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上半场电动化已初步完成,下半场智能化正在逐步深入”。他特别强调,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全行业团结一致,共建共享新生态。
雷军呼吁行业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到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他同时透露,小米智能驾驶团队规模已突破1800人,首期投入高达57.9亿元,并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前瞻科研。
李斌:安全第一,探索订阅模式
蔚来创始人李斌则从安全角度出发,指出自动驾驶应将减少交通事故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解放驾驶者的精力。
他引用数据称,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高达125万,自动驾驶技术在提升道路安全方面有巨大潜力。
关于自动驾驶功能的商业化,李斌明确表示,辅助驾驶功能应让用户按需付费。他解释,因为这些功能背后涉及履约、训练、通讯和升级等成本,企业需要收入以维持服务的可持续性。
朱华荣:L2辅助驾驶将成标配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描绘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他指出,“数智新汽车将成为真正的未来”,未来汽车就是可自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他预计,到2030年,L2级辅助驾驶将成为新车标配,L3及以上自动驾驶搭载率将超10%,L4级别自动驾驶将逐步推广。同时,朱华荣强调,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全球化可以推动产业与用户双赢,并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合作,推动标准互认。
张建勇:明确L3级责任边界
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从政策层面提出建议。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是百米冲刺,而是生态协同的马拉松”
他建议加快L3级智能网联汽车责任边界界定,统一车路云一体化标准
张建勇还倡议深化技术共享,建立行业级自动驾驶数据池和测试资源平台,推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联合研发
吉利李书福:软件定义汽车,但需回归制造本质
强调"软件定义汽车,AI成为新引擎",但智能网联发展需坚守安全底线
提出智能网联技术应解决用户真实场景痛点
本次大会清晰传递出行业进入"下半场"的信号:
竞争焦点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生态构建
主管部门强化标准与安全底线,企业则更关注用户体验与技术落地
"车路云一体化"成为中国特色技术路径,推动单车智能与协同发展并进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一场关乎技术、安全、政策与商业模式的马拉松;行业领军人们已经意识到,智能网联汽车这场马拉松需要各方的协同并进,任何单一方面的突破都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