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后回国途中,专列经过美丽的贝加尔湖时,毛主席很生气的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的说到:“请记住!这里原来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汉朝的苏武曾经牧羊的地方!”[无辜笑] 为准备出访,毛泽东定制了一套灰色西装,区别于日常穿着的中山装,以适应正式外交场合的着装要求。 代表团乘坐的专列原为美国制造并转交国民政府的列车,配备办公与生活区域,列车行经中国东北时遭遇极端低温,导致供暖系统冻结失效,虽经多次检修仍无法恢复,行程因此备受考验。 途经贝加尔湖地区时,毛泽东向随行人员提及该地区的历史渊源,史料记载贝加尔湖一带在汉代被称为“北海”,唐代通过安北都护府实施管辖,至清代后期因一系列条约变更归属。 贝加尔湖作为世界最深、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其历史与中国边疆变迁密切相关,该湖蓄水量占全球地表液态淡水总量的20%,这一自然资源数据凸显其地理重要性。 抵达莫斯科后,当地气候较预期更为寒冷,代表团下榻于斯大林别墅,毛泽东因不习惯软床,改为睡硬板床。 会谈中中方提出修订1945年条约中涉及主权问题的条款,苏方回应需征询美英意见,未直接回应核心诉求,根据解密档案显示,双方在旅顺港、中长铁路等议题上存在分歧。 在等待后续谈判期间,毛泽东集中研究条约文本,决定待周恩来率团抵达后再深入磋商,期间有代表团成员因私自外出观看演出受到批评。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署,新约部分废除了原有不平等条款,但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仍保留过渡性安排。 返程再次经过贝加尔湖时,毛泽东长时间凝望湖景,未参与当地组织的欢迎活动。 贝加尔湖面积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744米,拥有全球20%的液态淡水,湖中栖息着1200多种水生动物,其中75%为特有种,包括珍稀的淡水海豹。 该湖渔业资源曾极为丰富,年捕捞量最高达30亿斤,相当于同期长江流域总渔获量的四倍,湖中盛产大马哈鱼、鲟鱼等经济鱼类,最大个体重量超过20公斤,2018年黑龙江流域曾捕获重达500公斤的达氏鳇。 环斑海豹与髭海豹在此定居的现象,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独特案例,这些海洋哺乳动物如何适应淡水环境,仍是科学界关注课题。 从历史沿革到生态特征,贝加尔湖的记录不仅反映地理变迁,也见证着区域发展进程,其自然禀赋与历史脉络,持续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素材。 网友们感慨万千: “看到这段历史真的又气又心疼,那么大的贝加尔湖,以前竟然是我们的!老祖宗的地盘,一寸山河一寸血啊。” “毛主席那时候真不容易,大冬天坐没暖气的火车去谈判,还要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利益,致敬!” “不说都不知道贝加尔湖有这么多宝藏,鱼能长到上千斤,水够全世界喝几十年,这资源太吓人了。” “历史课代表来了:贝加尔湖在唐朝叫‘北海’,清朝《尼布楚条约》后彻底丢了,哎……” “说实话,以前学苏武牧羊只觉得是故事,现在才知道他硬是在贝加尔湖熬了19年,真是狠人。” “弱国无外交!要不是当年国力不够,哪会被迫割地?所以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贝加尔湖至今仍属于中国,你觉得它最可能被开发成什么样?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