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东北密林的积雪还未消融,抗日英雄杨靖宇在濛江县境内被敌人包围,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作揖] 当敌人检查他的遗体时,发现这位让他们闻风丧胆的将军,胃里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这位将军的原名叫马尚德。 1928年的一个清晨,河南确山县李湾村,年轻的马尚德轻轻推开家门,妻子郭莲抱着刚满月的女儿,望着即将远行的丈夫。 马尚德将一张照片交到妻子手中,留下简短的嘱托,这个家就交给你了,这句嘱托郭莲用一生来践行,她不知道丈夫这一去将改名杨靖宇,远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再也不会回来。 马尚德参加革命,家人很快遭到报复,敌人烧毁了马家的房屋,郭莲只能带着年迈的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四处躲藏,他们住过破庙讨过饭,最艰难的时候全靠邻里接济度日。 马尚德留下的那张照片,成了全家人的精神寄托,婆婆在病重离世前,紧紧握着郭莲的手嘱咐,一定要找到尚德,从此每天黄昏时分,郭莲都会到村口张望,期盼着丈夫归来的身影。 她不知道自己等待的人早已牺牲,更残酷的是1944年汉奸带着日军闯进村子,抓走了郭莲,他们逼问杨靖宇的下落,见郭莲始终不肯开口,竟将她推进粪坑。 乡亲们趁夜将她救起时,郭莲已生命垂危,临终前她将珍藏的照片交给儿女,重复着婆婆的遗愿,一定要找到爸爸。 抗战胜利后儿子马从云牢记母亲嘱托,带着妹妹开始了漫长的寻父之路,他们走访了无数地方,询问过许多人,却始终没有父亲的消息。 1953年马从云兄妹到东北参观烈士纪念馆时,听到工作人员讲解,这位是杨靖宇将军,他原名马尚德。 马尚德三个字让兄妹二人瞬间愣在原地,他们颤抖着望向展柜,那张英勇坚毅的面容,正是母亲珍藏照片上的人,他们寻找了多年的父亲。 十八年的等待与寻找,在这一刻终于有了答案,母亲和祖母临终前的嘱托,一家人承受的苦难,都找到了缘由,马从云当场失声痛哭。 1958年,在杨靖宇牺牲十八年后,他的遗首与身躯终于得以合葬,英雄魂归故里得以安息。 政府得知马从云是杨靖宇的后人,打算安排他到省委工作,马从云婉言谢绝,作为杨靖宇的儿子,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他选择成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杨靖宇用生命守护了这片土地,郭莲用一生守护着家庭的信念,而马从云则用朴实无华的坚守,延续着父母的精神。 这段跨越三代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英雄背后的付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英雄背后,都站着默默承受的家人,他们的牺牲与坚守,共同铸就了民族的脊梁,这段历史值得被铭记,这些名字应当被传颂。 你还知道哪些抗日英雄的故事,快来评论区跟大家讲讲吧。 信息来源:英烈名录.杨靖宇. 英雄网. [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