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茶话坊
■朱炳荣
据史料记载,嘉兴三塔塘牌坊中,明代建造的有19座。
朱国祚,即清代文豪朱彝尊的曾祖父,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的状元,也是嘉兴明代第一个状元。在嘉兴三塔塘上,朱国祚一人便拥有三座牌坊,成为一方佳话。
朱国祚(1559—1624),字兆隆,秀水(今嘉兴)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仅24岁的他高中状元。巧合的是,前一年(1582),嘉兴知府龚勉再度重修烟雨楼,并增筑钓鳌矶等景点。翌年朱国祚便状元及第,一时轰动城乡。为表彰这一盛事,嘉兴士绅特在三塔塘竖立“状元及第”牌坊,以志其荣。
朱国祚中状元后,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又进谕德。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威胁大明疆土。朝臣沈惟敬怂恿兵部尚书石星奏请加封丰臣秀吉为王,朱国祚直言指斥沈惟敬为“乡曲无赖”“因缘为奸利”,质问石星:“公独不计辱国乎?”石星不纳其言。万历二十六年(1598),丰臣秀吉死,明朝水军大将邓子龙和朝鲜水官大将李舜臣击败侵朝日军,朱国祚被擢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代理尚书,位列天卿,嘉兴士绅遂又为其立“天卿大夫”石牌坊。
当时皇长子储位未定,冠婚之期延误,朱国祚屡次上疏力谏。在代理尚书近两年间,他为定国本前后上疏数十次,最后终于被采纳。面对内忧外患,他提出“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监狱”等主张。不久转为左侍郎,改吏部。后因御史汤兆京弹劾其“纵酒逾检”,遂引疾归乡,家居十八年。
泰昌元年(1620),光宗朱常洛因朱国祚曾为其谕德官,特拜其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朱国祚与刘一燝、叶向高等大臣同心辅政。同年九月,光宗驾崩,朱由校即位。时值“红丸案”“移宫案”接连发生,朝局动荡。朱国祚素以清慎著称,顾全大局,被朝野尊为长者。
天启元年(1621),朱国祚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翌年担任会试总裁,选拔出倪元璐、卢象升、黄道周等一批名士。天启三年(1623),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大学士。时值太监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客氏,提督东厂,专权乱政。朱国祚曾密奏熹宗,指陈阉党之害,令魏忠贤颇为忌惮。后刑部尚书王纪遭魏忠贤排挤罢官,虽王纪曾与朱国祚有隙,朱国祚却不计前嫌,联合朝臣上疏力救,并慨叹:“撤免一大臣如小吏,国事不可为矣。”
遂连上十三疏请辞,终获准归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次年逝世,赠太傅,谥文恪。著有《介石斋集》,文章醇雅宏畅,书法亦遒劲有力。其墓原位于嘉兴塘汇乡百花庄村,今已不存。
因朱国祚历仕神宗、光宗、熹宗三朝,功勋卓著,嘉兴又为其立“忠著三朝”大牌坊,以彰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