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果然被我猜中了 2025年10月12日起,来自东方大国的游客将不再获得传统的申根

果然被我猜中了 2025年10月12日起,来自东方大国的游客将不再获得传统的申根章,而是进入全新的数字边境系统EES 据悉,这一系统覆盖29个申根国,届时前往欧洲的游客将被要求进行指纹录入和人脸扫描,自己的信息会保存3年 这个新系统叫作“出入境系统”(EES),简单说就是以后去欧洲玩,护照上不盖章了,改用机器录指纹和刷脸来记录你的进出。欧盟官方说了,这套系统会先从罗马、米兰的一些大机场开始用,然后慢慢推广到所有口岸,预计到明年4月10号全面铺开。 当护照不再响起熟悉的盖章声,当边境官员的微笑被冰冷的扫描仪取代,我们是否正在见证旅行自由的终结?欧盟这个号称要简化流程的数字系统,反而织就了一张覆盖二十九国的生物识别网。 还记得去年在巴黎机场排队的那个清晨吗?海关官员在护照上落下印章时那句"祝旅途愉快",如今将被机械的"请注视摄像头"取代。那些盖满各国印章的护照本,曾经是旅行者最珍贵的记忆载体,现在却要变成毫无个性的标准化文件。 欧盟声称EES能提高通关效率,可数据显示试点机场平均延误时间反而增加四分钟。更令人不安的是,系统要求采集的面部数据和指纹信息,将直接在欧盟各国执法机构间共享。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德国联邦警察局的数据泄露事件,八千名旅客信息被挂在暗网叫卖。 想象这样的场景:你的生物特征数据在异国他乡的服务器里存放三年,这期间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让这些敏感信息落入黑产手中。而根据欧盟现行法规,游客甚至无权要求提前删除这些数据。 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的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对亚洲人种的面部识别错误率高达百分之六。这意味着每二十位东方游客就可能遭遇误认风险。当机器错误地将你标记为逾期滞留者,申诉过程需要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 那些曾经充满人情味的边境对话正在消失。"您来欧洲打算去哪里"的寒暄,变成了冷冰冰的指纹采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护照上的彩色印章,更是跨越边境时那份独特的仪式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系统完全由欧盟单方面推进。在数据保护协议谈判中,东方大国的相关建议始终未被采纳。这种技术霸权正在全球蔓延,加拿大去年启用的类似系统同样引发巨大争议。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旅行的本质。当每个微笑都要被量化分析,每次出入境都变成数据追踪,那种说走就走的浪漫终将消失殆尽。科技确实需要进步,但不该以牺牲旅行者的尊严与隐私为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