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有市民反映,北辰区宜白路上一块交通指示牌标注的报警电话是空号。记者调查发现,这块指示牌上的信息已失效5年之久,部分电话甚至成了保险理赔员的私人号码。相关部门接到记者反映后承诺“立即整改”,但半个月过去了,“问题指示牌”仍未更新或拆除。
报警电话是空号紧急求助成“空拨”
9月28日,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在北辰区宜白路与宜兴路交口、宜兴埠地铁站C口附近找到了这块蓝底白字的交通指示牌。牌上清晰印有“交通违法举报、事故报警”电话,并标注“宜白路大队报警电话:26313256”。然而记者拨打该号码时,电话提示“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指示牌下方标注的两部“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服务电话。一部长时间无人接听,另一部虽接通,但对方表示是某保险公司理赔员的个人电话,与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并无关联。经查询比对,记者发现指示牌上所列的“交警大队”号码与实际部门信息不符。
承诺更改或拆除半月已过未落实
9月28日,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属地宜白路交警大队。一名值班交警在了解情况后解释,由于内部改革,该大队的电话号码确已更新,而牌上所指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也早已撤销。该指示牌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设立,民警详细记录了问题指示牌的具体位置和信息,表示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联系负责交通设施维护的单位进行更改或拆除,避免误导市民。10月13日,距首次反映问题已过去半个月,记者再次回访该地发现“问题指示牌”仍在原地,过时且无效的电话号码也未改动。
号码更换已5年指示信息早过期
10月16日,记者查询公安部官网,其在2020年5月22日发布的《天津多措并举推进高质量平安建设》中明确提到,天津市公安机关推进机构改革,将环城四区交警支队全部划归区公安分局属地化管理,探索实行交通民警网格化管理和一警多能勤务。当日,记者再次拨打电话问询宜白路交警大队,一位值班民警表示,该单位确属在2020年实施内部改革后更换了电话号码。由此说明指示牌上的信息至少已过期5年未被更新。
采访后记
从接到市民反映、记者现场核实、职能部门回应到记者回访再调查,完整呈现了一个民生问题从“被发现”到“承诺未落地”的全过程。
承诺与落实之间的这段“真空期”,暴露出城市管理环节中信息更新滞后、监督缺位的问题。一个无效的电话号码,可能在紧急情况下耽误处置时机。指示牌虽小,却关乎公共服务的精细度和管理响应的速度。希望相关部门的“整改承诺”不要停留在口头,同时建立相关公共标识的定期巡查与动态更新机制,让便民设施真正“为民”,不再成为“堵心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