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88年3月14号,刘华清正在开会。突然有人急忙地跑进来,说道:“南沙打起来了

1988年3月14号,刘华清正在开会。突然有人急忙地跑进来,说道:“南沙打起来了!”刘华清一听,拍案而起,大声地回道:“打就打!”说完,刘华清当即下了一道命令:“坚决打,凡是占的岛礁都上去!” 1988年3月14日早上7点10分,北京某海军机关会议室里,72岁的刘华清正在主持会议。门突然被推开,参谋急促汇报南沙打起来了。这位从14岁就参加红军的老将军,此刻面临一个重大抉择——这一决定将直接影响中国在南海的战略格局。 刘华清这个名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海军发展史的缩影。1916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一个贫苦农家,8岁进私塾念书,13岁加入共青团,14岁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跟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在独树镇战斗中腿部负伤,组织上让伤员就地安置,但他坚决不肯留下,拉着马尾巴硬是跟着队伍走完了长征路。 抗战时期,刘华清在八路军129师工作,护送过邓小平到部队就任,参加过百团大战的后勤保障。解放战争中担任旅政委、军政治部主任,打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转入海军工作,1954年被选派到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深造,一学就是4年,21门课程13门全优或良好。这段留学经历为他日后领导海军打下了专业基础。 1982年,66岁的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他上任后提出海军要实现两个转变:从岸防型向近海型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这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战略眼光。他还一直主张发展航母,认为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是海军遂行海上作战的核心。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海洋观测站。刘华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重大机遇,立即派出舰艇编队前往南沙,这是新中国成立38年来人民海军首次组织大型战斗舰艇编队进入南沙海域。他和国家海洋局局长联名向中央呈报建站方案,明确提出要建有人常驻站,为的就是祖国的领土主权。 1988年初,中国海军开始在永暑礁建设观测站,越南方面立即派舰船前来干扰破坏。3月13日,中国舰艇编队开进九章群礁,登上赤瓜礁插上五星红旗。第二天凌晨,越军也派43名士兵登礁,双方形成对峙。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北京传来了急报。 刘华清接到报告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达命令坚决反击,抢占岛礁。他甚至对担心政治影响的副总参谋长说,能占的岛礁都要占,有什么问题他亲自向中央汇报。这就是一个军人的担当。 赤瓜礁上,8点47分越军率先开枪,击中中国海军战士杨志亮的左臂。海上指挥员立即下令还击。28分钟的海战,中国海军击沉越军两艘武装运输船,重创一艘登陆舰,俘虏9人,而我方只有杨志亮一人轻伤,三艘护卫舰完好无损。这场战斗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打掉了越南在南海的嚣张气焰。 战后,刘华清继续部署,3月中下旬中国海军又相继控制了东门礁和渚碧礁,总计收复6个岛礁。1988年8月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成,1989年8月南沙6个岛礁的主权石碑全部落成。中国在南沙群岛终于有了实际控制的立足点,结束了建国近40年来在南沙没有驻军的历史。 赤瓜礁海战后,刘华清马上召集会议研究航空装备如何适应南沙斗争需要,启动了现役歼击机改装和空中加油机工程,还主持建设西沙机场。1991年4月永兴岛机场建成,海军航空兵进驻,担负起保卫西沙和南沙的任务。 1989年11月,73岁的刘华清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正国级领导人。在军委副主席任上,他继续为海军现代化建设操心,多次呼吁发展航母。2005年他89岁生日那天,海军领导带来航母立项获批的消息,老人家高兴得像个孩子,算着十年建舰、十年练兵的时间表。 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他生前最大的心愿是看到中国航母下水,虽然他没能亲眼看到辽宁舰服役,但中国航母事业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他的心血。 从14岁参加红军到95岁离世,刘华清用七十多年诠释了什么叫军人的使命担当。1988年那句”坚决打,凡是占的岛礁都上去”,改变了南海格局,也让后人看到了保卫国家主权需要的不仅是决心,更需要敢于担责的勇气。您觉得在维护国家利益上,军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