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下雨]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 —— 兰屿,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有

[下雨]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 —— 兰屿,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相当于 67500 亩,可以对比澳门面积只有 33 平方公里。兰屿是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因上面盛产蝴蝶兰而得名。这地方位于太平洋外海,东边就是深海外海,岛屿陆地有一定的规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兰屿岛要从它的位置和来历讲起。这个地方位于中国台湾省东边的一个火山岛,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面积比澳门大一点,但和台湾本岛相比简直小得可怜。不过谁要是以为它没什么重要性,那就大错特错了。   岛的东头直接连着太平洋深海,北边和琉球那些岛遥遥相望,往南一看能看见菲律宾在远处,离台湾本岛不远,不到五十海里。   正因为它刚好卡在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下半段这个咽喉上,无论海上的货船,还是军舰到了这里,总是多留意几分,兰屿并不起眼,但却掐着要道。   因为身份这样微妙,这座小岛很多时候都是外人视线里的风向标。前几年外部有些军事艇靠近,或者有开发画饼的消息流传,岛上的人不堪其扰,但没办法这块地方对于台湾来说太关键,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   兰屿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雨,气温不高但闷热常年,还经常被台风光顾,主峰只有五百多米,不过山多路陡,海边很多地方被海浪长期敲打,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奇怪石头,有些本地人都叫不出名字。   老一代达悟族特别会顺着这些风土生活,他们的房子不是盖起来的楼,而是往地里挖下去造,切切实实的冬暖夏凉;备饭靠抓鱼,哪怕出门风浪大,也得跟着丛林和海流走。   可兰屿的生活补给要靠台湾本岛用船运,一遇上台风,就啥也带不过来。岛上的电供应紧张,垃圾总是堆成山,核废料还被强行放在岛的一角。   这两年发展旅游和渔业成了外界给兰屿开的“药方”,但这种开发说白了就是赚快钱。 可一旦旅游业热闹起来,垃圾和污水留在岛上,生态链一断、达悟族的那套节奏就很难再保护住,输掉的绝对比赚到的还多。   兰屿并不是没人管,台湾省着急护着战略要地,眼下做了些管理上的改进,比如让海运补给更有保障,推动分类处理垃圾,搞点太阳能计划,还承诺要把核废料撤走。   在整个东亚的海域上,兰屿就像是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夹在大国势力、生态危机、传统生活之间,但它的一切都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达悟族人靠顺应海洋延续了传统,外部世界却少有耐心听他们说话,当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和岛屿的慢生活相碰撞,兰屿如何留住自己独特的步调,就成了所有人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