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打工人小周上个月失眠了——跟同学比存款,人家年终奖10万,他才2万。 后来刷到

打工人小周上个月失眠了——跟同学比存款,人家年终奖10万,他才2万。 后来刷到同学朋友圈晒凌晨三点的咖啡杯,突然觉得自己准时下班陪娃读绘本也挺好。 这种“比出来的焦虑”正缠上越来越多人。 《2024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72%受访者焦虑源于“社会比较”,25-35岁人群最严重。 中国心理学会今年初调研更发现,这届年轻人平均每天要跟人比8次,63%都盯着工资、房子这些“硬指标”。 退休教师刘姐见过另一种活法:邻居阿姨住老破小,阳台改成小花园,每天早上哼评剧浇花,比住大平层的刘姐妈妈开心多了。 北京胡同张奶奶更绝,60平老房住40年,窗台月季开得比谁都艳,收音机里《贵妃醉酒》从早放到晚。 上海程序员小林去年买房差50万首付,没钻牛角尖,拿钱报了Python课,3个月后接外包,现在每月多赚8000。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Python技能外包接单量同比涨了42%,会这门手艺的人时薪平均能到150元。 其实人生哪有标准答案? 升职了笑,没加薪就攒本事;有孩子陪娃,没孩子牵手旅行。 反正都是来世上走一遭,较劲不如转弯——日子是过给自己的,热气腾腾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