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同事结婚我随礼“抵扣2000”,全场安静3秒后,我终于松了口气 上周去参加同

同事结婚我随礼“抵扣2000”,全场安静3秒后,我终于松了口气 上周去参加同事老周的婚礼,我干了件让旁边人都愣神的事儿——往礼金登记桌前一凑,跟管账的阿姨说:“麻烦您写我名,后面帮我备注四个字:抵扣2000。” 阿姨手里的笔“啪嗒”顿了一下,推了推老花镜盯着我,周围凑过来瞅热闹的亲戚也瞬间没了声音。我这脸唰地一下就红了,热得跟刚从暖气房跑出来似的,手心都冒了汗,但心里那股堵了大半年的憋屈劲儿,顺着后脖子“嗖”地一下就窜没了,爽得不行。 说起来,这2000块钱,是去年老周找我借的。那会儿他说老家装修房子,手头紧,开口借2000应急,说“下个月发工资就还你”。我寻思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多想就转给他了。结果这“下个月”,愣是拖成了大半年。 我催过两次,第一次微信问他:“老周,之前借你的2000块,方便的话能不能先还我?”他隔了三天才回,回得特敷衍:“啊?啥钱?我咋没印象了?是不是你记错了?”第二次我趁午休跟他当面说,他挠挠头笑:“嗨,这点小钱你还记着呐?最近手头还是紧,等我缓过来就给你。” 结果呢?他转头就办了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光酒席就摆了二十多桌,看着就花不少钱。我结婚那会儿,他就随了500块,红包薄得跟张纸似的,现在他办婚礼有钱摆酒,欠我的钱倒成了“没印象”“小钱”? 当时阿姨犹豫着问我:“这婚礼上这么写,不太合适吧?”我攥了攥手机,看着不远处穿着西装跟人敬酒、笑得一脸开心的老周,突然就不慌了:“阿姨您写就行,这钱是他早该还我的,现在用礼金抵,刚好。” 后来果然有人背后嘀咕,说我不懂事,婚礼这么喜庆的日子,不该提欠钱的事儿,太不给老周面子。可面子这玩意儿,哪是我一个人捧着就能撑起来的啊? 我当初借钱给他时,想着同事一场要体面;催债时怕他尴尬,每次都绕着弯说;就连来参加婚礼,我都琢磨着要不要先垫上礼金,回头再找他要——可他呢?揣着明白装糊涂,回消息比外卖小哥送偏远小区还慢,提还钱就打岔,压根没想着给我留半分体面。 我在礼金簿上写“抵扣”那俩字的时候,其实就是想把这事儿摊开了说:你欠我的账,不是我忘了,是我给过你机会。现在你办喜事,我来捧场,用该还我的钱当礼金,没毛病。 那天的喜酒,我吃得比谁都香。不是桌上的清蒸鱼多鲜,也不是红酒多好喝,是心里那口堵了大半年的气,终于顺了。以前总觉得“不好意思”,觉得成年人要顾全大局,可后来才明白,不清不楚的账才累人,该算清的算清,该要的态度要到,痛痛快快了结,比啥都强。 毕竟,体面是相互给的,不是单方面委屈自己撑起来的,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