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新塘街道新景辖区一块已被征收的闲置地块,因长期被居民私自开垦种菜,逐渐成为蚊媒滋生“重灾区”,给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防控工作带来隐患。日前,在新塘街道人大工委的推动下,多方力量协同发力,不仅根除了蚊媒滋生土壤,更打造了“民生保障+疫情防控”的基层治理样板。
民生痛点:“私家菜地”成蚊虫温床
据了解,位于车陂北沿线的该闲置地块总面积约21亩,因征收后项目暂缓实施,长期处于无主管理状态。
周边居民自发开垦出大小不一的“私家菜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居民为浇灌在空地堆放很多积水容器,雨天后就成为了蚊媒孳生地;为施肥堆放的有机肥与菜叶垃圾混合发酵,不仅散发刺鼻异味,更成为蚊虫聚集的“天然温床”;部分居民搭建的塑料棚、竹架杂乱分布,导致专业消杀人员无法全面作业。
街道社区曾多次劝导清理,但因个别居民因贪图小利心理而强烈抵制,一直难以彻底清理整治,导致该区域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人大破局:“柔性沟通”让居民主动参与
近期,在人大代表进社区接待群众获悉此事后,街道人大工委迅速将此问题列为重点督办事项,组建人大代表专项调研组,多次深入实地、走访菜地种植户和周边居民,全面掌握问题核心:一方面,居民的“种菜情结”与自给需求催生了违规种植行为;另一方面,空地长期缺乏规范管理,导致该地块许多问题积重难返。
针对以上情况,街道人大组织种植户和群众代表、城管执法队、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负责人等召开街道议事代表会议,会上结合当前“两热”防控严峻形势进行深入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提高认识,深刻认识“两热”防控的重要性。
二是该地块已被征收,要强化管理,杜绝违章建筑、违法种植等行为。
三是加强对种植户的教育引导。四是加强执法,彻底清除蚊媒孳生地。五是成立整治监督工作组,工作组由街道人大工委牵头,辖内人大代表参与,并由街道城管执法队、综合事务中心以及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共同组成。
工作组采用“柔性沟通+法治引导”的方式推进工作。人大代表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逐户上门,既耐心倾听居民的种植诉求,又结合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讲解积水孳生蚊虫的危害及公共空间管理规定。对种植户的成熟蔬菜,给予时间自采收搬运,彻底打消居民的抵触情绪,实现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集中整治中。

集中整治后。
长效治理:专业消杀后定期监测蚊媒
达成共识后,工作组迅速开展集中整治,按照“清杂物、疏沟渠、平地块、严消杀”的标准,清运绿植、垃圾杂物等共计60立方,并在道路旁加装防护屏障,并采用“清、翻、封、通”四步法消除潜在孳生隐患——清理废弃容器、翻倒闲置花盆、封堵隐蔽积水缝隙、疏通排水渠道,从根源上切断蚊虫繁殖路径。
整治后,街消毒站连续一周开展专业消杀,并设置蚊媒监测点实时跟踪效果。社区居委会牵头组建由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管护队负责日常巡查,疾控中心定期开展蚊媒监测与消杀指导的长效机制。
治理行动通过街道人大的精准监督与多方协同发力,成功破解了闲置空地蚊媒滋生的治理难题,得到居民广泛好评。整治完成1个月后,疾控部门监测显示,该区域伊蚊密度指数降至安全等级,周边社区未新增蚊媒传播疾病病例。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通讯员:翁创苗
广州日报新花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