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鞍山铁西区实验学校被曝出老师在组织《校园餐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填写时,要求学生只能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若学生勾选“一般”或“不满意”,则需用橡皮擦修改,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铁西区委、区政府已责成区纪委、区教育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全面核实处理。
一块小小的橡皮擦,在课堂上试图擦去问卷上的“不满意”,这幕场景荒诞而发人深省。守护校园餐口碑,靠的不是“橡皮擦”式的遮掩,而是阳光下透明、有效的监督与坚实的问责。当老师引导学生调整原本的评价意见时,这份问卷便超出了单纯收集反馈的范畴,无意中形成了一种不真实的引导,它可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觉得,说实话是不被允许的。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当“育人者”沦为“造假者”,又该如何培养出诚信的下一代?这种形式主义,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
校方到底为何要刻意营造这份“完美”的满意度?是迫于考核压力,还是利益驱使,有待联合调查组深入核实。当“让学生满意”异化为“让满意率达标”,教育的纯净也就变味了。近年来,类似问卷造假事件在个别地方也有发生,这提示我们,或许需要从管理责任落实与治理思路完善的角度,对这类问题进行更全面的梳理与整顿。
守护校园餐口碑,学校和相关教师应摒弃“橡皮擦”逻辑,构建一套坚实可靠的保障体系。首先,以“透明玻璃”取代“橡皮擦”。信任源于公开,应大力推行“明厨亮灶”,让后厨操作直面监督。同时,定期公示食材来源、采购价格及质检报告,让每一笔支出、每一种原料都经得起审视。形式主义的问卷必须转变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可引入第三方开展无记名调查,设置开放性问题,真诚听取意见。更重要的是将家长纳入监督体系,定期邀请家长进校试餐,并赋予其对食谱制定、供应商选聘的评议权,使评价权真正回归使用者。最后,以市场竞争与法律利剑破除利益藩篱,以市场机制推动质量提升。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对违规违纪问题必须高举法律利剑,依法公开严惩,形成持续震慑。
校园餐,一锅一勺盛的是饭菜,照见的却是管理的责任心与社会的底线。我们不能容忍任何人以“橡皮擦”抹去真实、涂饰虚假。唯有打破围墙、引入阳光,让评价处于监督之下,让选择回归竞争之中,才能真正守护好那份沉甸甸的口碑。这,远比一份满是“非常满意”的漂亮问卷来得重要。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