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你喜欢社交吗? 独处的褶皱里,藏着我的小宇宙 我总在人群散去的时刻,听见自己最清晰的心跳。 不必为了饭桌上突然冷场的空气绞尽脑汁找话题,不用在聚会后反复回想“刚才那句话是不是说错了”,更无需把“改天约”这种客套话记在待办清单里——独处时的每一分钟,都不用分给“迎合”和“紧绷”。 阳台的绿萝知道我所有的小习惯:周末午后会泡一壶陈皮普洱,就着阳光翻半本没看完的书;加班晚归会点一盏暖黄的小灯,在笔记本上写些零碎的想法。偶尔也会和朋友约一杯咖啡,但不用刻意凑齐所有人的时间,不用在喧闹中扯着嗓子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分享最近的生活,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根在地下悄悄相连,枝叶却各自向着阳光舒展。 有人说“不合群是种缺陷”,可我觉得,不喜欢社交的人只是把“交朋友”的标准,从“数量”换成了“质量”;把“获取能量”的方式,从“人群热闹”换成了“内心丰盈”。那些没花在社交上的时间,我用来学做新的甜品,用来整理旧照片,用来在傍晚的公园慢慢散步,看晚霞把云朵染成温柔的橘色。 原来独处从不是“拒绝世界”,而是给自己留一片空间,让灵魂能慢慢呼吸。在这片只属于我的小天地里,我不用扮演任何人,只需做最真实的自己——这就够了。 晚饭过后的夜晚,换了一双运动鞋,带上当天的垃圾下楼,顺便出去跑步 不在乎多远,多快,只是一边跑一边漫无目的地时而看看过往的行人 时而看看变换的城市风光,时而看看路边欢快的遛狗人士…… 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节奏,你是喜欢独处?还是喜欢丰富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