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辖区高校师生、高层次人才、回迁居民、外籍人士、流动商贩等多元群体交织带来的治理挑战,深圳市坪山区石井街道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整合辖区法律资源,探索在深圳技术大学设立综治中心(同时挂牌石井街道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专业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人民调解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自成立以来已化解纠纷93宗,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成为守护片区和谐稳定的“法治管家”。
加强普法宣传,提升辖区群众法治意识
综治中心通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提高辖区居民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线上,综治中心联合石井派出所、社区定期在各居民小组微信群发布反诈骗信息、诈骗案例及反诈骗技巧提高居民的反诈骗意识。在线下,综治中心联合深圳技术大学、石井派出所、石井法庭、田头社区等单位共同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并邀请民警、法律顾问开展法律讲座和宣传。同时,综治中心联合田头社区,主动对接深圳技术大学、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校地合作,打造志愿1小时模块化服务平台,吸引大学生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参与普法宣传。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0多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5000余份。

安排人员回访,确保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循“事心双解”工作原则,对于特殊的矛盾纠纷成功调处化解后,会安排人员进行回访。通常选择在矛盾化解后的第1周、1个月、3个月等关键时间节点,采取电话询问、上门走访、约见面谈等多种形式,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定期回访。针对回访中发现协议未完全履行、矛盾出现反弹或当事人产生新困扰的情况,工作人员会及时分析原因,迅速启动跟进调解机制,协调相关责任方落实义务,必要时联动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确保矛盾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根治效果。
2025年9月,综治中心接到家长求助:某高校2020级延迟毕业学生,次日需参加补考,因学业问题与家人争执后失联。中心立即联动警务室、学校物业、社区及学生租住小区物业,调阅监控追踪轨迹,并在其常活动区域开展地毯式查找,于当日凌晨1点在图书馆监控盲区找到学生,及时安抚并保障其顺利补考。补考后,心理疏导人员对学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劝导,解开双方心结。
部门协同联动,凝聚合力解决群众诉求
综治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在前台咨询窗口为居民提供服务,根据群众诉求内容进行分类。对于能现场解答的,综治中心现场提供解答服务;涉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综治中心会联系街道相关部门、石井派出所、石井法庭、社区等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理;对于涉及人数较多、金额较大、不能一次性化解的复杂、疑难诉求,我们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分析研判,梳理事实及法律依据,寻找化解的突破口,搭建平台开展联合处置。
今年8月,130余名餐饮员工(派驻深技大食堂工作)因企业调整工作地点、岗位产生不满,分三批反映诉求(7人申请调解、71人上访、50人待跟进)。中心迅速搭建平台,联动区人力资源局、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学校后勤等单位将三批次员工案件并案处理:一方面安抚员工情绪、记录诉求,另一方面向企业明确法律责任。最终促成企业支付60余万元补偿金,双方协议解除合同,成功化解群体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