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正式宣布了 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菲律宾选择在此时重启电子签,背后藏着怎样的小心思?旅游业复苏的压力显而易见,但限制入境口岸的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谨慎与试探。 看看数据吧,中国曾是菲律宾第二大游客来源国,2019年贡献了超过170万人次。如今这个数字缩水近八成,他们怎能不着急?可既要中国人的钱包,又怕人流涌入太多,这种矛盾心态在政策里显露无遗。 马尼拉和宿务这两个口岸的选择值得玩味。前者是政治经济中心,后者是旅游热门地,分明是想把中国游客框定在特定区域。就像给你开了扇窗,却不忘装上防盗栏。 记得之前的长滩岛吗?白沙滩上挤满中文招牌,当地小贩能用流利普通话讨价还价。如今那些空置的度假村、关闭的海鲜市场,都在无声诉说着失去中国游客的落寞。这种经济阵痛,让菲律宾不得不放下身段。 但电子签的便利性值得打个问号。所谓在线申请,会不会变成新的门槛?资料上传、审核周期、通过率,这些才是关键。别让便捷停留在宣传口号里,实际操作却布满暗礁。 中菲关系这几年像坐过山车。从南海争端到经贸合作,两个邻居总是在争吵与握手间摇摆。这次签证松绑,或许能成为缓和关系的破冰船。毕竟面对经济现实,任何国家都要学会权衡利弊。 对中国游客而言,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三个半小时航程就能抵达的千岛之国,重新打开了一道门缝。只是经历过疫情,大家的旅行观念早已改变。不再是走马观花买买买,更追求深度体验。 菲律宾的沙滩日落依然迷人,巧克力山依旧梦幻。但要让中国游客重新拥抱这些美景,光靠电子签还不够。安全、服务、友好度,这些软环境才是真正的考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