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广超通讯员张晓亚
“以前一遇到烦心事就躲进房间玩手机,现在跟着冯老师做游戏、聊心事,感觉心里亮堂多了!”10月15日,在漯河市源汇区顺河街办事处的党群活动室内,12岁的尚勤杰在团体辅导结束后,主动向心理咨询师冯老师分享自己的变化。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共青团源汇区委扎实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的生动缩影。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是连续四年入选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的项目。共青团源汇区委以此为抓手,将其纳入“强能力、锻作风、抓落实”专项行动核心考核指标,以“青翼家园”为核心枢纽,搭建起“预防为先、发展为重”的服务体系,让专业心理服务真正扎根乡土、惠及每一位青少年。
阵地深耕,打造“家门口”的心灵港湾
走进源汇区马路街街道的“青翼家园”阵地,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区划分清晰,专业沙盘、情绪绘本等设备一应俱全。“这里每周都有专业老师坐班,无论是线下预约还是热线咨询,孩子们随时能找到倾诉的出口。”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近年来,共青团源汇区委坚持高起点谋划阵地建设,对“青翼家园”的功能设置、软硬件配备、志愿者排班等制定明确标准。目前,已在马路街街道、空冢郭初级中学等地点建成标准化服务阵地,形成“15分钟心理服务圈”。这些阵地不仅是开展活动的场所,更成为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心灵驿站。
专业护航,组建“接地气”的服务队伍
“看到孩子们从沉默寡言到敞开心扉,再累都值得。”漯河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冯晓乐是服务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近几个月来,她已深入干河陈街道、顺河街街道等多个村(社区),为800余名青少年开展团体辅导。
为破解专业力量下沉难题,共青团源汇区委广泛整合辖区资源,组建了一支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危机干预师”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吸纳多名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加入。这支队伍不仅能开展常规科普和团辅活动,还能针对留守青少年、中高考学子等不同群体提供定制服务,其在重要节点开设的“中高考减压”等专项活动更是广受好评。
精准滴灌,破解“成长中”的烦恼困惑
魏子豪的转变,始于一次“情绪管理工作坊”。作为留守少年,他曾因缺乏陪伴而沉迷手机,与祖辈沟通不畅。冯晓乐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互动形式,引导他学会表达情绪,还联动社区志愿者定期开展户外团建,帮助他建立同辈支持圈。如今的魏子豪不仅主动参与家务,还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小帮手。
这种“个案精准干预+群体预防提升”的模式,正是共青团源汇区委的服务特色。针对青少年成长痛点,该区不仅开展心理测评、个案咨询等基础服务,还创新推出心理健康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团队游戏中释放压力、磨炼意志。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团辅活动32场次,提供个案服务111人次,为93名重点青少年建立动态心理档案。
共青团漯河市源汇区委书记赵佳家表示:“下一步,团区委会进一步丰富服务场景、细化服务举措,从‘送服务’向‘优服务’升级,切实守护每一颗青少年的童心,让心理健康服务的暖流不仅覆盖城乡,更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