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食品追溯码”亮相芜湖超市扫码可知商品“前世今生”

“这个二维码有意思,扫一下,连调味品的出厂检测报告都能看到,买得安心。”10月14日,在镜湖区步行街世纪联华卖场,市民王女士举起手机,扫描太太乐松茸鲜调味料背面的“食品溯源”二维码,看着列出五项检验项目的出厂报告单,她赞不绝口。

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鼓励企业在预包装食品上印制“食品追溯码”。全国多家企业已积极响应,已有的食品数字标签涵盖了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多项类别,内容包括食品的配料表(含过敏原提示)、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用方法、营养标签、配料来源、生产工艺等。

记者走访了步行街及周边的多家超市,发现光明牛奶、大白兔雪糕、太太乐鸡精、乐事薯片、梅林午餐肉等市民耳熟能详的品牌已率先“亮码”,成为货架上最会“自我介绍”的商品。

在一家综合超市,记者扫描了乐事薯片背面的“食品溯源码”,自动跳转到页面,上方显示此信息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国家商品二维码中心权威发布”(如图)。往下翻看,可看到该薯片的外观照片,通用名、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料配料等都一目了然。

“过去找配料表要翻来覆去,现在扫一下,所有东西清清楚楚,对我们老花眼太友好了!”在一家生鲜超市里,67岁的刘大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扫码查看了梅林午餐肉的“食品溯源码”。页面除了常规信息外,还有不少科普“干货”,如挑选肉类小知识、益生菌科普小知识等等。

“带码商品会卖得更好一些,年轻消费者尤其买账,他们更在意透明度和互动感,有人甚至把扫码页面分享到社交平台。”一位超市店员如是说。

据了解,数字标签作为预包装食品的“电子身份证”,不仅解决了传统标签“字小难辨、内容拥挤”的问题,还增强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消费者可通过追溯码查看企业营业执照、其他商品信息等,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记者程茜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