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昨日,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采暖季工作2.03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全部开始供热

10月15日是呼和浩特市正式供热的第一天。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呼和浩特市2025—2026年采暖季供热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全市2.03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已经全部开始供热。

当日,记者深入部分小区和换热站对供热情况进行采访。

蒙昆小区4号楼6单元4楼的赵女士说:“我10月13日就摸见暖气管热了,晚上睡觉也不用盖厚被子了。”

蒙昆小区3号楼1单元6楼的尚阿姨是独居老人,她摸见楼道里的暖气管热了,可是自己家的暖气不热。城发供热公司金桥分公司运营三所副所长靳志国上门为尚阿姨检查暖气时,发现是因为暖气管内有了积气,造成供热系统循环不好而影响供热。靳志国说,供热初期,顶楼边户容易积气,热用户要检查暖气管道是否存在积气现象,排完气后循环好了,家里很快就会热起来。

更早感受到暖意的还有赛罕区阳光花园2号楼的韩宝森老两口。“10月9日就供暖了,比正式供暖日早了6天!”老两口指着家里的温度计,上面显示24.6℃。

市住建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供热科科长任烨介绍,为保障全市人民温暖过冬,住建部门主要开展了三项重点工作:热源方面,在夏季分批分期组织呼和浩特热电厂、金桥热电厂、金山热电厂、京能盛乐电厂、大唐托电5座主力热电厂完成机组“停机检修”,同时对应急调峰的燃煤、燃气锅炉进行了全面检修养护,确保热源充足稳定。热网方面,在打造城区“O”型环网、实现“一网多源”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充分释放热电联产供热潜能,不断提升热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热用户投诉建议、故障抢修频次、智能设备监控数据等,对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排查评估,在采暖季开始前对存在问题和隐患的换热站、管网、阀门等设施设备全部进行系统的维修、改造和养护,以保障采暖季供热系统高效运行,持续提升供热质量。热用户方面,建设了全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安装了9万余套室温采集器,实现对热源、热网、换热站、室温采集器数据实时监测,实现供热问题“未诉先办”;建立了市区两级供热服务保障热线,每个小区安排一名供热管家对热用户进行精准服务,同时抽调各供热企业专业人员组建专业队伍24小时解决供热问题,转变“层层转办”传统模式,实现“问题快办”。

10月15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看到,工作人员正24小时接听热用户的投诉电话。大屏上,正在实时监测显示全市各热源厂的热流量、供热温度等运行情况以及安装在热用户家的9万多套室温采集器的温度情况。

“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热管理服务平台每20分钟采集一次热用户家的供热温度数据,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进行24小时平均温度计算,如果热用户家温度低于18℃,平台会自动进行预警,并把工单下派到供热企业,让供热企业及时进行巡查,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保障热用户家温度达标。”市住建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建秋介绍,现在是供热初期,供热系统还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管道积气、漏水等故障,从而影响供热质量。市民如果有任何供热问题,可以拨打供热服务热线电话(市本级0471-4610066,新城区0471-4610101,回民区0471-4610202,玉泉区0471-4610303,赛罕区0471-4610606,土左旗0471-8152937),或者联系小区供热管家,供热主管部门将组织相关地区供热企业及时、高效为用户解决各类供热问题。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