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美国贸易战、科技战的对决,到了现在的格局,特朗普只剩下了一招,就是军事压制,让中国只能服软。但是他有牌吗?他敢军事冒险吗?今天美国还有这个能力吗? 这十几年,中国的军事工业突飞猛进,真的要致敬中国军事工业一线的兄弟们,他们守护了中国的安全,也让我们所有这些“战”有最后的底气。 特朗普想靠军事压制逼中国服软,这话听着硬气,实则早没了当年的底气。先看他手里那几张所谓的“牌”——太平洋舰队近年频繁搞“自由航行”,可去年第七舰队的“里根”号航母在南海趴窝维修时,周边海域活跃的是中国海军的两艘055大驱;美国空军喊着要在亚太部署6代机,可中国的歼-35已经完成了多轮海试,连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都承认,“中国的空中力量进步速度超出预期”。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军事对抗早不是“谁航母多谁就赢”的时代了。中国火箭军的东风-21D、东风-26被外媒称为“航母杀手”,去年环岛演训时,这些导弹精准命中目标的画面,已经打破了美国“航母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有高超音速导弹,中国的东风-17早已列装,而美国的AGM-183A试射多次失败,直到今年才勉强完成测试。真要论“区域拒止”能力,中国现在手里的牌,比美国在亚太能调动的资源实在得多。 特朗普敢不敢军事冒险?答案大概率是“不敢”。他在任时搞过“贸易战”,加了几千亿关税最后反噬美国农民和消费者;搞过“科技封锁”,结果逼出了中国的芯片自主浪潮。真要动军事,美国首先扛不住的是国内压力——去年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美军现役装备妥善率不足60%,陆军征兵缺口达2.5万人,连国会都质疑“美军是否有能力应对一场大规模冲突”。更别说中国的核威慑力量早已实现“三位一体”,任何军事冒险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特朗普再想“秀强硬”,也不敢拿美国的国运赌。 至于美国还有没有这个能力,看看它近年的动作就知道了。想拉日本、菲律宾搞“军事同盟”,可日本自卫队连弹药储备都不够,菲律宾的军事基地还得靠美国掏钱改造;想在亚太搞“军事威慑”,却连在关岛部署的“萨德”系统都多次出现故障。反观中国,这十几年军事工业的进步是实打实的——从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服役,到福建舰搭载电磁弹射;从055大驱批量下水,到国产舰载机、预警机形成战斗力,这些都不是靠“嘴炮”,而是靠无数军工一线人员没日没夜干出来的。 去年在珠海航展上,有位军工工程师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多加班一天,祖国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这话特别实在。正是这些人,在实验室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船厂、机场里打磨每一件装备,才让中国有了“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的底气。贸易战、科技战再难,只要背后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撑着,中国就不会被轻易拿捏。 现在的美国,与其想着靠军事压制逼中国服软,不如先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国内通胀高企、工业空心化、社会分裂,这些才是真正的“内忧”。真要跟中国搞军事对抗,最后只会像“贸易战”“科技战”一样,落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毕竟,中国现在的底气,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无数军工兄弟用汗水和智慧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