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江南深秋抢收战:机器轰鸣备仓廪,与天赛跑保丰收 寒露过后,江南水乡的稻田褪去

江南深秋抢收战:机器轰鸣备仓廪,与天赛跑保丰收 寒露过后,江南水乡的稻田褪去青衫换金装,沉甸甸的晚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谷香。但深秋的天气像孩童变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雨骤至,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晚稻抢收战已在田间拉开序幕。从农机库里的检修声到烘干房的运转声,各地早已备好“武器”,不打无准备之仗。 田间地头,“钢铁麦客”已整装待发。在绍兴滨海新区孙端街道,村头农机库里的履带式收割机完成了最后调试,锋利的割台在阳光下泛着光,驾驶员们提前勘察了水田路线,确保雨天也能高效作业。婺城乾西乡的农事服务中心更显底气,13台大型谷物烘干机、2台全喂入收割机一字排开,负责人于肖扬介绍,这些设备能实现“收割-烘干-打包”全自动化,单日可处理稻谷数百吨。种粮大户们也不含糊,300亩稻田旁停着3台收割机,“以前人工割稻要半个月,现在机器三天就能收完,还能同步秸秆还田”,一位农户拍着机器感慨。 烘干车间里,科技正破解“靠天晒谷”的难题。孙端街道的烘干中心24小时灯火通明,15台烘干机“火力全开”,金黄的稻谷从进料口涌入,经过智能温控的热风循环处理,达标稻谷源源不断输出。“以前晒谷得全家守着,下雨就慌得抢收,现在烘干只要设定参数,水分达标自动停机,损耗比人工晾晒少一半”,前来送粮的孙师傅拿着烘干后的稻谷笑道。电力部门的“保姆式”服务更添保障,客户经理上门排查线路隐患,定制优化用电方案,确保烘干机不停转。 政府与收购部门的兜底保障早已到位。各地农业部门组建了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指导农户抢收顺序,遇阴雨天气则启动应急方案,协调农机跨区支援。粮食收购点提前腾仓备库,江苏等地已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粳稻收购价达2.62元/千克,让农户卖粮有底气。不少收购点还开通“绿色通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实现“送粮-检测-收购”一站式服务,避免稻谷积压变质。 从昔日人工抢收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如今机械轰鸣的“科技助农加速度”,江南的秋收图景已悄然改写。收割机在稻田里画出金色轨迹,烘干机吞吐着丰收希望,政府的保障网越织越密。这场与老天的赛跑中,每一粒稻谷的归仓,都是对粮食安全最坚实的守护,更是现代农业发展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