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宣布了! 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菲方称此举是为了加强民间交流和促进合作,但明眼人都看出,这背后是菲律宾旅游业撑不住的无奈之举。 这事儿说白了就像请客吃饭,主人家先前把门槛砌得老高,现在看客厅冷清了才赶紧拆掉几块砖。可隔壁泰国马来西亚早就大门敞开摆满迎宾点心,客人凭什么非要挤你这道窄门?菲律宾旅游部自己都承认,去年中国游客在菲人均消费高达1281美元,远超全球游客平均水平。这笔账算下来,每少一个中国游客就等于当地少了一台“移动提款机”。 马尼拉街头卖芒果干的小贩最清楚,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从来不是吹的。2019年春节长滩岛沙滩上挤满中文导游,海鲜市场的龙虾供不应求。现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沙滩,兜售贝壳项链的商贩得追着零星的欧美游客跑两公里。有当地导游在社交平台吐槽:“以前带中国团月入能买摩托车,现在只能买自行车。” 要说菲律宾这波操作最妙的地方,是完美演绎了什么叫“政策翻烧饼”。去年这时候还在要求中国游客提供社保证明,把团签门槛提到10人,活像防贼;现在看旅游业报表绷不住了,又连夜把电子签从箱底翻出来。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派,连本国旅游协会都看不下去,直言“政策摇摆让行业无所适从”。 看看东南亚这片海,泰国拿着免签王牌笑得见牙不见眼,越南悄悄把电子签延长到90天,连文莱都在简化通关流程。就菲律宾还守着“14天+两个机场”当宝贝,这规矩定得跟闹着玩似的——难不成中国游客还得掐着秒表规划行程,生怕超时被罚?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菲律宾旅游部长去年还在抱怨“中国游客恢复太慢”,却绝口不提自家签证官把申请材料翻来覆去审核三周的骚操作。现在说恢复电子签是“促进民间交流”,倒不如直接写“急需救命钱”更坦诚。马尼拉机场地勤都知道,最近抵达大厅的中文欢迎牌都擦得锃亮。 其实中国游客要的真不多:便利的签证、友好的环境、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限制。当年长滩岛白沙滩能火遍小红书,靠的不是多高超的营销,就是实打实的碧海蓝天。现在要把流失的客人请回来,光靠个阉割版电子签就像用芝麻糖钓大鱼——饵料实在太寒酸。 菲律宾旅游业者心里明镜似的,八打雁省潜水店老板最近组团去找旅游部请愿,要求增加更多入境口岸。他们算过账,每多开放一个国际机场,周边至少500家民宿能喘过气。可惜这些民间声音传到马尼拉,总是慢半拍。 现在最焦虑的怕是克拉克机场周边的商家,眼看着明明有现成跑道却不能接中国游客,这种守着金碗讨饭吃的滋味,比芒果蘸酱油还古怪。要说菲律宾也真该学学邻居的魄力,柬埔寨为吸引中国游客连西港赌场都整顿了,人家知道要赚这份钱就得拿出诚意。 这场电子签的“饥饿营销”到底能换来多少真金白银,还得看后续动作。要是继续抱着“施舍”心态搞旅游,恐怕连现有份额都保不住。毕竟中国游客的选择清单上,值得去的海岛能列满三页A4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