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黄健豪13日发文叫嚣,世代交替投智强,安心可靠投龙斌,就是不能投履历苍白,没有战

黄健豪13日发文叫嚣,世代交替投智强,安心可靠投龙斌,就是不能投履历苍白,没有战功的郑丽文。郑丽文第二天就发文大度回应,虚心受教,每一次的失败都会成为她身上的盔甲,让她更加强大。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2025年10月18日投票,候选人包括张亚中、蔡志弘、罗智强、郝龙斌、郑丽文和卓伯源。选战进入最后阶段,派系拉锯明显。黄健豪作为台中市立委,隶属卢秀燕系统,10月13日凌晨在脸书发文,公开质疑郑丽文的政治资历。他指出郑丽文虽是国民党资深党员,但从未在地方或中央任职管理职位,也没有为党赢得过选举胜利。这种履历在党主席竞选中显得薄弱。他建议支持世代交替的党员投罗智强,寻求稳定发展的投郝龙斌,却直言郑丽文不合适。这番表态迅速引发党内讨论,凸显蓝营内部对领导者标准的分歧。黄健豪的立场也反映出卢秀燕阵营的战略倾斜,向郝龙斌和罗智强靠拢。 郑丽文面对质疑,选择低调回应。她在10月14日通过脸书发文,表示虚心接受批评,每一次失败都像盔甲一样让她更坚韧强大。她没有直接反击黄健豪,而是强调个人从政历程中的积累,包括不分区立委的议事经验和党内协调角色。这番回应显示出她的格局,避免党内撕裂升级。郑丽文还现身活动,细数过去战绩,如协助卢秀燕竞选台中市长时的贡献,以及在国会推动妇女权益议题。她驳斥履历苍白说法,指出从政不只看胜选,还需考量整体贡献。这种大度态度赢得部分党员支持,也让选战焦点转向资历与格局的辩论。 海峡风度媒体于10月13日刊文,回顾郑丽文2012年投入台中立委选举的细节。这篇文章旨在回应黄健豪的批评,强调她在艰困选区的开拓意义。台中第七选区覆盖太平区和大里区,总人口约40万,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选民多为中下层劳工。2012年该区绿营基本盘稳固,得票率超过50%。国民党内部面临蓝营分裂,亲民党也推出候选人,导致票源分散。郑丽文当时从不分区立委名单转战地方,被党内视为女将,负责挑战民进党现任议员。这次选举被外界称为两个女人的较量,凸显性别议题在地方政治中的作用。文章指出,郑丽文的参选并非仓促,而是党部战略部署的一部分。 郑丽文的政治生涯起步于1990年代,她曾以民进党籍当选第八届国大代表,得票率约12%,虽非高票,但积累基层经验。1999年转入国民党后,担任不分区立委,专注妇女和劳工议题。2012年选举前,国民党高层在台北会议上决定派她出征台中第七选区。她对地方事务虽不熟稔,但凭借媒体曝光和政策辩论能力,迅速适应竞选节奏。党部为她设立临时办公室,配备宣传资源。郑丽文强调中央资源倾斜地方建设的优势,针对选区工厂升级和教育预算提出方案。这次出征标志她从中央转向地方的转型,党内视之为开拓艰困区的尝试。 2012年1月14日,第八届立委选举投票日,台中第七选区结果出炉。何欣纯以101,006票当选,得票率50.3%。郑丽文获得92,369票,得票率46%,两人差距仅8,637票。亲民党段纬宇得6,965票,进一步分流蓝营力量。在蓝绿分裂局面下,郑丽文拉近差距,创下蓝营在该区的最好成绩。何欣纯背景为大里本地人,母亲林淑满曾任国民党县议员,她以妇女权益和社区服务为主打,赢得女性和年轻选民支持。这场选举后,该区从摇摆地逐步转为绿营稳固地盘,国民党后续挑战难度加大。 2016年,何欣纯对阵国民党赖义炔,以119,098票对66,181票,大胜52,917票。蓝营虽无分裂,但得票仍落后。何欣纯专注劳工福利,推动医疗资源分配,巩固选民基础。2020年,她再胜国民党庄子富,149,538票对80,000票,领先69,538票。该区工业转型议题成为焦点,何欣纯承诺工厂升级计划,吸引中产支持。2024年,林家兴获卢秀燕背书,仍以95,549票落败,何欣纯132,235票胜出36,686票。四届连任后,何欣纯成为绿营在台中东南的代表人物。该区得票差距从2012年的小幅扩大到3万以上,反映蓝营整合难题。 黄健豪的批评引发党内对艰困选区价值的反思。如果将未胜选视为耻辱,则郑丽文2012年的努力将被抹杀。国民党在绿营铁票仓派人出征,本就需勇气。柯志恩曾败于高雄,谢龙介输台南,却未被质疑不分区席位。黄健豪双标标准,忽略这些先例,却独独针对郑丽文。这种逻辑若推广,蓝营将避开不利选区,长期失势。党内应尊重开拓者,他们的尝试虽无胜果,却为未来铺路。郑丽文的经历证明,从政履历不止胜败,还包括韧性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