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气象+海事”守护江苏水上交通安全

气象观测无人机。人民网王纯摄

人民网南京10月15日电(王纯)14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苏海事局指挥中心与水上搜救中心,实地探访气象服务在海事安全与港航服务中的实践成果。

在江苏海事局指挥中心电子屏幕上,船舶动态、气象数据实时跳动。这里不仅是船舶交通的“大脑”,也是气象服务与海事安全高效联动的“中枢”。据了解,江苏海事已建成52套水上交通气象监测站,构建起全方位监测体系。依托智能网格预报技术,针对长江航道推出46个分段的精细化分区预报,关键气象预警平均提前3至6小时发布,为船舶航行筑牢“安全屏障”。

采访团在江苏海事码头参观。人民网王纯摄

在江苏海事码头,采访团登上海巡艇,灵活穿梭的无人机成为现场焦点。据了解,基于大疆经纬M350RTK无人机搭建的气象观测系统,能覆盖30公里飞行半径、持续40分钟作业,可灵活挂载各类传感器,实时捕捉长江航道沿线不同高度层的能见度、温湿度、风速风向等关键气象数据,为航行警告发布、水上交通管制提供支撑,大幅提升海事气象保障效率。

作为江海一体化世界级河口型水域,长江江苏段承担着长江全线70%的货物运量,集中了江苏省80%的大宗货物和90%的能源与外贸物资运输。全线航路曲折、桥梁渡线密集,年均船舶进出港超300万艘次。在复杂通航环境下,“气象+海事”的深度协同,不仅守护着水上交通安全,更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