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IMF不断炒冷饭,“呼吁”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说到底,这观点就

IMF不断炒冷饭,“呼吁”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说到底,这观点就是说中国生产的东西太多了,中国人得多进口东西,多消费。再说白点就是,这就是“中国产能过剩”论的变种!意思就是说,中国产能过剩损害了西方的利益。这不就是他们真正想说的吗?!何必绕弯弯,用经济学术语包装成“呼吁”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 总之,我感觉IMF都快成为美国的代言人了! 且看: 丹·卡茨,IMF二号人物,第一副总裁。2025年9月18日前,他还是美国财长贝森特的办公室主任兼中国事务负责人,也即是贝森特的幕僚长,9月18日之后,他被美国政府提名为IMF第一副总裁,成了IMF的二号人物。 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IMF首席经济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此前还在普林斯顿和斯坦任教,纯正的美国经济学家。 我就想知道,在首席及第一副总裁都是美国人的这样一个美系权力架构下,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有多大能耐敢代表IMF独立发声,而非传达美国的意思?!说实话,这一点十分值得怀疑!毕竟,格奥尔基耶娃她人在美国屋檐下。 说中国产能过剩要转向需驱动型国家这个伪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已经炒作数年,IMF同样也跟着炒了数年,几乎每谈及中国,这个议题必会提及!而在这个过程中,正好就是整个西方的工业制造能力被中国全面超越的过程,所以,IMF这个所谓“呼吁”的目的,就明摆着!说白点就是,他们想用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所谓“呼吁”,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让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再度沦为西方各种商品、服务等等的倾销地!说不好听点,他们想将中国再次变成他们最理想的经济殖民地。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中国不需要激励内需,但凡事有主次,我们有14亿人,我们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毋庸置疑。然而,这14亿人的就业是我们当前首要考虑的事情,至少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不应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发展经济的内需驱动型国家,这是西方集体给中国量身定做的一个“战略陷阱”!除非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中国的人民币成为世界最强货币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