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了! 10月14日,日本政坛迎来关键时刻,自民党计划在21日这一天召集临时国会,试图推动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但没想到一场政治大混战才刚刚开始。 这事儿的导火索,是自民党和公明党这对“老朋友”闹掰了,公明党早就想收紧企业给政客捐钱的规矩,但自民党里好多议员和企业有利益关系,死活不肯改,齐藤铁夫那句“现在自公联盟就是一张白纸”,直接把26年的“铁杆联盟”给撕了。 这一撕,自民党可惨了,本来他们在众议院465个席位里只占196个,没了公明党的29个席位,单独推首相的票数连过半都够不着。 为了“补锅”,自民党只能去找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求合作,想凑个“脆弱联盟”,结果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直接翻脸。 这场乱局里,高市早苗的当选本身就挺悬,她是自民党第一个女总裁,立场强硬保守,天天喊修宪、加强安保、对中国强硬。 但很多人觉得,她就是自民党为了转移经济危机责任的“政治工具”,要是政策成功了,功劳归党;要是搞砸了,黑锅全她背。 现在日本的经济简直是个“烂摊子”:物价涨得飞快,老百姓日子难过;产业一直下滑;政府欠的钱比GDP还高;年轻人不生孩子,老人越来越多,问题一堆。 美国专家说,好多男性主导的组织遇到危机就喜欢推女性当领导,成功了是“铁娘子”,失败了就是“背锅侠”,自民党这算盘打得挺响:要是高市的“双宽松”能把通胀压下去、经济救回来,功劳归党;要是搞砸了,责任全她扛。 高市的内阁名单也挺有意思,虽然40%的阁员是女性,但防卫大臣给了鹰派中谷元,更绝的是,她把军费涨到GDP的2.5%,韩国直接抗议,中国也说“严重关切”;靖国神社马上要搞秋季大祭,她去不去又成了外交大问题。 自民党这么惨,在野党可开心了,开始“组团抢权”,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要是联合起来,总票数能到215席,比自民党的196席还多。 但问题是,这几个党政策差得远:立宪民主党想温和改革,维新会偏右,国民民主党只关心老百姓生活,玉木雄一郎最近天天炒作物价和个税问题,想拉城市中产的支持,但这种“临时搭伙”的联盟,能不能撑到最后,谁也说不准。 更搞笑的是,公明党虽然说不跟自民党玩了,但也没明确说要帮在野党,齐藤铁夫那句“首相选举我投自己”,更像是想“独善其身”。 要是公明党在关键时候弃权,在野联盟只要207票就能赢;但要是有些自民党议员倒戈,那局势就更乱了。 说真的,日本这场政坛大戏看得我直乐,自民党拿高市早苗当“挡箭牌”,在野党忙着“组团抢权”,公明党“翻脸不认人”,这哪是选首相?简直是“权力生存游戏”现场版! 但乐完之后,更该想想日本政治的深层问题,自民党当家太久,制度都老化了,政治捐款腐败、经济结构失衡,这些问题不是换个首相就能解决的,高市早苗的“双宽松”政策,看着能刺激股市,但其实没碰老龄化、产业空心化这些“真问题”。 日元贬值让进口的能源和食品更贵,老百姓生活成本反而上升,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最后可能让日本经济更惨。 至于在野党的“反自民联盟”,看着有机会,其实难度大得很,各党派政策差太多,组织协调也麻烦,一旦上台后搞不定承诺,很可能像当年的民主党一样,被老百姓骂惨。 而公明党的“独善其身”,更像是无奈的止损,与其被自民党拖下水,不如先保住自己的名声。 未来十天,日本各党派肯定要关起门来“讨价还价”,是自民党继续“万年执政”的神话,还是冒出个战后第二个非自民党首相? 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些政客的算计和妥协里,但可以确定的是,日本老百姓正在见证平成时代以来最刺激的权力交接战,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