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在美国,你要是看到一些体态肥胖、屁股大、满身是肉的人,放心那大概率是穷人;而看到

在美国,你要是看到一些体态肥胖、屁股大、满身是肉的人,放心那大概率是穷人;而看到身材苗条、精神焕发的人,那就是有钱人,为啥这么说呢?   美国穷人胖,真不是因为“管不住嘴”,你去超市看看,2块钱能买个巨无霸汉堡,500大卡热量,够撑半天;同样的钱,只能买俩苹果,100大卡都不到,吃完还得饿。   更绝的是“食物沙漠”,洛杉矶20%的居民,住的地方方圆几公里没有新鲜菜市场,只有麦当劳、肯德基和便利店。   资本的算计更狠,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政府狂补玉米产业,每年砸110亿美元,结果高果糖玉米糖浆成本只有蔗糖的三分之一,甜度却是大米的30倍。   从可乐到番茄酱,从面包到沙拉酱,这玩意儿像“隐形糖衣炮弹”,把美国人的日均糖摄入量推到94克。   底层打工人吃着“加量不加价”的超大份汉堡,喝着64盎司的巨杯可乐,胃越撑越大,身体被糖分泡得发肿,糖尿病、高血压全找上门。   富人瘦,那可真是“费钱”,硅谷的精英们,早上6点游泳,7点吃牛油果吐司配羽衣甘蓝汁,中午是三文鱼沙拉,晚上去攀岩馆。   更扎心的是教育差距,富人区学校从幼儿园教卡路里计算、血糖指数,穷人区学校午餐是披萨配巧克力奶,体育课经费年年被砍。   时间也是奢侈品,穷人打两份工才赚15美元,富人1小时赚100美元,前者累得倒头就睡,后者有时间做瑜伽、冥想、心理咨询。   压力一大,身体会分泌皮质醇,让人囤积腹部脂肪,富人用万元按摩椅解压,穷人靠一包薯片、一瓶可乐“续命”,这种“多巴胺陷阱”让底层越吃越胖、越胖越焦虑,死循环了属于是。   最讽刺的是,这套“穷人胖、富人瘦”的系统,本质是资本的“完美闭环”,食品巨头用高糖高盐的加工食品掏空穷人钱包,医药公司用天价减肥药收割富人焦虑。   GLP-1类药物月费用高达1400美元,Medicare不覆盖,Medicaid各州政策不一样,私人保险还得掏高额自付额,结果呢?穷人胖到医疗破产,富人瘦得光鲜亮丽,资本两头赚钱,美滋滋。   更绝的是政策偏袒,美国不对含糖饮料征税,却允许食品公司用“健康声明”包装垃圾食品。   说真的,看到美国这种“穷人胖、富人瘦”的魔幻现实,我第一反应是“这啥情况?”,第二反应是“太扎心了”。   以前,“胖”是富贵的象征,说明你吃饱饭;现在,“瘦”才是奢侈的标志,说明你有钱吃有机菜、有时间运动、有知识管理健康,可这“瘦”的代价,是底层用健康换生存,用多巴胺麻醉痛苦。   更可怕的是,这种“身材阶级论”正在往咱这儿传,看看身边:外卖越来越便宜,做饭越来越贵;996的打工人靠奶茶续命,健身房年卡成了中产标配。   当健康变成需要“购买”的商品,当身材成为阶级的判词,咱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或许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骂穷人“不自律”,也不在吹富人“有毅力”,而在打破资本设计的“肥胖陷阱”——给健康食品补贴,给贫困社区建超市,给底层更多时间生活而非生存。   毕竟没人天生该胖,也没人天生该瘦,除了那些在“肥胖流水线”上数钱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