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印度丢脸丢大了,估计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 就在今天的乒乓球亚锦赛,中国女团对阵韩国女团,在孙颖莎和申裕斌的比赛时,地板上一直有水滴,工作人员过来拖了一遍又一遍。后面才发现是漏水了。 说真的,看到这一幕我都替印度主办方捏把汗——亚锦赛好歹是亚洲乒乓球最高水平的赛事之一,连最基础的场地防水都没做好,这可不是小疏漏。孙颖莎和申裕斌当时正打到关键分,地板上的水滴一会儿冒出来一点,工作人员来来回回拖地,不仅打断比赛节奏,更要命的是,乒乓球运动员移动速度快,脚步全是急停急转,稍有不慎踩在湿滑处,很可能扭伤脚踝甚至摔倒,这对靠身体吃饭的运动员来说,简直是埋在赛场上的“隐形风险”。 其实印度办大型体育赛事,类似的保障漏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有次亚洲羽毛球公开赛,比赛打到一半场馆空调突然失灵,馆内温度飙升到30多度,运动员打着球汗流浃背,连球拍都快握不住,最后只能暂停比赛抢修;还有次田径赛事,男子100米预赛的起跑器居然出现松动,幸好裁判赛前检查仔细,不然运动员冲出去的瞬间很可能被绊倒。 倒不是说印度没能力办赛,而是他们往往把精力放在场馆外观、开幕式场面这些“看得见、能造势”的地方,却忽略了防水、空调、器材维护这些“看不见却影响根本”的细节。就像这次漏水的场馆,赛前肯定也做过检查,但大概率没把“比赛中突发漏水”纳入应急预案,不然也不会等到水滴影响比赛了才慌忙处理。 咱们中国之前办成都世乒赛、杭州亚运会的时候,光是场地检查就有好几轮。别说比赛场地了,就连运动员休息区的水温、训练馆的灯光亮度、甚至媒体席的网络稳定性,都要反复调试好几遍。有次世乒赛赛前,工作人员发现一块地板的接缝处有点凸起,哪怕不影响打球,也连夜拆了重新铺——不是小题大做,是真的懂“细节才是赛事的底气”。 这次乒乓球亚锦赛的漏水事件,表面看是个小意外,实际上暴露的是主办方对赛事专业性的漠视,更是对运动员安全的不负责。毕竟对观众来说,看的是精彩比赛;对运动员来说,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里发挥,才是对努力的最大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