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明星也开始失业了,多位明星自曝无戏可拍,有人早已另寻出路。 比如雷佳音,现在打

明星也开始失业了,多位明星自曝无戏可拍,有人早已另寻出路。 比如雷佳音,现在打开电视,看不到雷佳音的新剧了。 去年他还有四部作品经常出现,近期采访里他说,已经小半年没演戏,之后还会接着休息。 他说特别听劝,这既回应了观众怎么老是看到你的吐槽,也让人知道娱乐圈的另一面——现在的明星不是躺着就能赚钱了,有的人忙得不停,被说出现太多,更多人却陷在没戏可拍的困境里。 明星没戏拍不是个别情况。 32岁的胡一天在社交平台说,已经600多天没进剧组; 刘涛直播时叹气,说聊好的剧本常常没下文; 30岁的徐璐14岁就入行,现在只能靠上综艺保持热度; 叶祖新之前靠几秒镜头让观众注意到,可还是难拿到稳定的角色。 这一切的背后,是影视行业已经变了。 最直接的变化在资本的流向里: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到了504亿,第一次超过电影票房,2025年预计能突破630亿,而长剧项目数量一直在减少。 短剧的优势是,拍一周就能拿到回款,单部投流成本低但周转快,可这种项目里没有中年演员的位置——剧组更愿意用片酬低的新人,因为多数的短剧观众关注的是情感、逆袭类题材,不需要太多演技积累。 演员多、优质剧本少的问题,也把演员逼到了难处。 每年各大艺术院校表演专业毕业生有好几万,再加上涌进行业的素人,演员数量涨得很快,可优质剧本的增长幅度连演员增长的零头都不到。 更无奈的是,短剧的剧本大多差不多,打开剧集不是霸道总裁就是狗血爱情,好角色本来就少,还得优先分给自带流量的偶像,实力派演员只能卡在高的够不着、低的不想接的状态里。 为了生活,曾经的明星们放下了原来的身份。 郑国霖在景区扮皇帝,有人说掉价,他回应靠能力赚钱不丢人; 马天宇包了百亩地养鸡,韩栋去拍短剧演霸总,朱梓骁转做直播带货赚钱; 中戏毕业的史元庭更实在,半年没戏拍后,先做陪爬泰山的工作,一天收费699元,后来干脆种大米,最后卖了10万单。 这些看似落魄的选择,其实都是成年人最体面的谋生方式。 娱乐圈从来没有永远的热门演员,却总有清醒的从业者。 资本追求短期利益没错,但把实力派逼去养鸡、种地,让新人在短剧里流水线式表演,最终伤害的还是整个行业。 观众要的从来不是经常看到的脸,而是能记住的好角色; 演员要的也不是一部接一部拍戏,而是值得投入的好剧本。 你反感明星经常出现在作品里吗?又怎么看演员转型谋生?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