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进一扇门解万家愁广州黄埔实现群众解纷“最多跑一地”

近日,广州市民张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鱼珠派出所民警手中,对民警倾力化解纠纷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3月,张女士与二手房东王女士因合租期间的退租退款问题发生纠纷。鱼珠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郭兴庆迅速赶到现场,他一边耐心安抚双方情绪,一边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汇报情况。指挥室立即调度社区民警曾志伟带领增援力量赶往现场。张女士一眼就认出了深耕社区警务工作多年的曾志伟,并表示“只相信曾警官”。

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鱼珠派出所将相关情况报送至区综治中心。综治中心随即启动联动机制,组织司法所、居委会等多方力量开展调解。调解过程中,曾志伟始终陪伴在张女士身旁,安抚她的情绪,并对调解中涉及的法律条款和权利义务耐心解释,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调解内容、消解心中顾虑。调解员也从情理法多角度出发,建议双方协商一个合理的补偿方案,剩余押金依约退还。经过多轮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在区委政法委统筹下,我们健全了对各类风险‘收集—研判—分流—化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了风险隐患跨系统流转、多部门协同处置,将大量矛盾纠纷防范于源头、化解在基层。”黄埔分局驻点综治中心民警李海滨说。

自2021年6月黄埔区综治中心正式运行以来,累计接待服务群众21.33万人次,受理各类事项9.19万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保持在98%以上,其中非警务警情分流化解率达99.63%,真正实现群众解纷“最多跑一地”。

今年1月,黄埔分局龙湖派出所接到龙湖街道某建筑工地工人报警求助,称与施工项目承包公司因工资问题发生纠纷。龙湖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将情况推送至区综治中心。

在区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下,住建、劳监、司法行政、人社等部门及属地街道迅速分工协作,次日,公安、司法行政、街道等部门工作人员便在龙湖派出所内的“龙湖议事厅”组织双方协商,推动承包公司先支付工人部分工资,对剩余款项也约定了支付期限。

“过去我们接到类似的矛盾纠纷,公安机关单打独斗,不仅牵扯大量警力,处理效果也难尽如人意。如今一部分纠纷警情在综治中心得到分流化解,多部门并肩协作,我们能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群众诉求也能更快、更专业地对口解决。”李海滨说。

在黄埔区综治中心,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法律援助、调解仲裁等十大功能一站式集成,公安、法院、检察院、人社、住建、民政等18个部门实体进驻。中心还引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等15家专业调解组织,基本覆盖群众日常遇到的各类矛盾纠纷和法律服务需求。群众无需奔波于派出所、司法所、政务大厅之间,真正做到“进一扇门、解万家愁”。

黄埔区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曾朝告诉记者,黄埔区综治中心创新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四调联动机制,探索形成当日受理快速调、部门主责限期调、中心牵头联动调、属地跟进持续调、领导包案提级调、依法依规多元调的“六调工作法”,统筹全区7个品牌调解室、21名首席法律专家、1900余名人民调解员协同作战,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

黄埔区综治中心还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工+AI”协同服务模式。如今在线上,智能客服可以提供智能引导和分流服务,常见法律问题可实现7×24小时在线解答,复杂问题则由专业律师团队在线接诊,通过视频连线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自AI系统上线以来,已累计处理群众咨询3.2万余人次,服务效率提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