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培训"顺路"游景点?公款报销游玩费,纪委介入调查引热议 “名为现场教学,实则游山玩水;账列培训费,报的却是景区门票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纪委监委,此前收到一条指向当地某国有企业的问题线索,称该企业在组织员工赴外地培训期间,存在借培训之名用公款绕道旅游、违规消费的情况。 线索披露后,乌审旗纪委监委迅速成立专项调查组介入。工作人员随即调取了该企业此次培训的全套方案、住宿发票、交通票据等关键资料,试图从账目和行程中还原事件真相。调查发现,培训行程表里标注的“现场教学点”,部分实为当地知名旅游景区;而报销凭证中,一些本该与培训相关的费用明细,实际对应着景区门票、景点内餐饮等游玩消费支出。 目前,关于该企业是否存在刻意混淆培训与旅游边界、违规使用公款的问题,仍在进一步调查中。此事也引发讨论,有人质疑部分单位借“培训”“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是对公款的变相滥用,也有人关注后续调查结果能否对类似行为形成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