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为什么不谈判分割克什米尔?说白了,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死磕的根本原因,根本不是那块坡地值几个钱,而是双方背后都隐藏着更大的算盘。 当年英国离开南亚,把地盘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靠的是“世俗主义”立国,意思是不管信什么教,都能在一个国家里好好过;巴基斯坦则是按“两个民族”理论建的国,认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两个独立的民族,得各有各的国家。克什米尔这地方,穆斯林占了大多数,可当年的土邦王是印度教徒,这就埋下了雷。 对印度来说,要是让穆斯林多的克什米尔归了巴基斯坦,就等于承认“两个民族”理论是对的,那自己的立国根基不就塌了?尼赫鲁当年就琢磨着,把这个穆斯林为主的地区留在印度,正好能证明世俗国家能行得通。 可巴基斯坦更没法退,要是连穆斯林占多数的克什米尔都拿不到,那自己国家存在的意义何在?真纳当年就说过,印度抢克什米尔,就是想把巴基斯坦给灭了。你看,这哪是分地的事儿,这是在争自己国家合不合理、该不该存在。 再看克什米尔的位置,简直是南亚的“十字路口”,连接着中国、阿富汗,往远了还能摸到中亚。对印度来说,控制了这儿,北边能稳住边境,还能借着这地方往中亚伸影响力,实现它当“南亚老大”的野心。 巴基斯坦呢,克什米尔是它的“北大门”,要是被印度占了,北边的边境就等于没了屏障,敌人随时能打进来。更要命的是水源,印度河的好几条重要支流都发源于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农业全靠这些河水灌溉。要是印度卡断水源,巴基斯坦的庄稼就会旱死,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之前两国就为河水分配吵过无数次,要是真分割了克什米尔,水源怎么分根本谈不拢,这可不是小事,是关乎生存的命脉。 为了这地方,两国早就把自己绑在了军备竞赛的战车上,想停都停不下来。印度光在克什米尔的河谷地带就扎了快40万兵,每年花在这儿的军费就得22亿美元。巴基斯坦更夸张,把五分之一的国家财政都砸给了军队,全国22个师的兵力,17个都部署在克什米尔方向。 上世纪90年代末的卡吉尔冲突,两边都把坦克、战机拉了上去,差点就动用核武器,那可是人类差点第一次打核战争的险事。后来两国都有了核弹,巴基斯坦更是靠核弹才勉强和印度形成“均势”。 这时候谁要是先松口谈分割,就等于示弱,对方肯定会得寸进尺。比如印度2019年直接取消了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把它改成自己的直辖区,就是觉得自己实力强,能压得住。巴基斯坦要是认了,国内民众和军方都不会答应,执政的人立马就得下台。 背后还有大国在这儿掰手腕,让事情更复杂。美国想拉印度制衡其他国家,对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强硬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铁,自然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场;俄罗斯又跟印度有武器生意,态度也偏向印度。这些大国各有各的算盘,给两国撑腰的同时,也让它们更不想妥协——反正有靠山,没必要让步。 联合国早年就说过让克什米尔人公投决定归属,可印度根本不认,说这是自己的内政,不许外人插手;巴基斯坦却天天喊着要公投,要国际社会来管。两边一个要“双边谈”,一个要“国际化”,立场差得十万八千里,连坐下来好好聊的基础都没有。 更现实的是,国内政治早把这事儿绑死了。不管印度的人民党还是巴基斯坦的政党,只要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表现得软一点,立马就会被对手骂成“卖国贼”。印度政客靠强硬态度拉选票,巴基斯坦军方借对抗印度巩固地位,谁都不敢碰“分割”这个雷区。 普通老百姓也被多年的宣传影响,觉得克什米尔是“神圣领土”,丢了就是耻辱。就像两家邻居为了一块地吵了几十年,后辈们听着长辈的抱怨长大,早就把对方当成了仇人,就算有人想和解,也会被自己人骂回去。 你看,这从头到尾就不是那块坡地值多少钱的事儿。印度要保自己的立国理念和地区霸权,巴基斯坦要护自己的国家合法性和生存命脉,两边都被军备竞赛、国内政治和大国博弈捆住了手脚,谁退一步都可能满盘皆输。所以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没法坐下来谈分割——这背后的算盘太复杂,牵扯的利益太大,根本不是分地能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