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在嘉兴,遇见一群“较真”的护水人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唐潇伦

通讯员邓圆谧

本报讯河流的脉搏,牵动着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百姓的宜居梦想。自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嘉兴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了专属的“健康守护人”。

连日来,一场场深入的巡河行动持续展开,共同勾勒出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生动护水图景。

近日,市级河长——莲花桥港、大横港、彭城港河长徐勇和上塘河河长邢海华,带队实地查看关联河道及沿线的保洁、水质、水位等情况,并部署相关工作。县级河长也积极行动,平湖市大寨河河长顾国斌、海盐县吕冢港河长孙悦、海宁市绵长港河长沈思阳、嘉兴经开区六里长泾河长徐伟强、嘉兴港区乍浦塘河长程显洪等,认真履行属地责任,开展巡河工作,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地见效。

广大基层河长构成了河湖管理的最前沿“哨点”,将保护网络覆盖至“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基层河长巡河已基本实现常态化,他们及时上报并处置河道问题,为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湖保护不仅需要“官方治”,更离不开“民间理”。在嘉兴,一大批热心公益的民间河长和志愿队伍长期活跃在河湖保护一线,成为守护水环境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

昨天早晨7点,记者在城南街道见到了正在巡河的民间河长金双友。他弯腰贴近河面,正专注拍摄一个河道排水口。“靠得近,照片才清楚。”在记者到达前,他已将周边环境仔细勘察了一遍。

今年74岁的金双友,依然坚持每日沿河巡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金”。作为民间河长,他熟悉辖区河道情况,尤其关注赵家河等易发生污染的点位,在夏季,他主动提醒清理泵站,防范水草堵塞。

金双友真正关心的,是嘉兴水质的整体变化。他巡河有个习惯:每遇下水点,必走下台阶,靠近水面,撸起袖子,双手轻合舀起一捧水,先凑近闻一闻有无异味,再对着光看一看是否浑浊。

“护河不是一时热情,贵在坚持。”这句朴素的话语,正是无数民间河长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不久前,一场“共筑清水梦,你我共同行”生态巡河活动在南湖街道桂苑未来社区开展。当天,20余位志愿河长积极参与河道清理、水质观测和环保宣传,有效改善了河岸环境,为护河治水注入了新力量。

“从市级河长的精准把脉,到县级河长的攻坚落实,再到基层河长的常态守护,政府治水体系展现出强大动能;从民间河长的长期守望,到志愿河长的无私行动,再到社会力量的渐渐汇聚,民间护水合力正不断壮大。”嘉兴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些“水卫士”的精心呵护下,嘉兴河湖生态正焕发勃勃生机,“未来,我们将继续凝聚各方力量,让‘水安人聚、水秀景美、水活兴业、水润富民’的画卷在江南水乡持续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