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袭了? 10月13日,荷兰对东方大国的147亿芯片资产实施“明抢”,令人匪夷所思。 荷兰在咱国的主要企业,像联合利华、阿斯麦、豪氏威马、范德兰德、飞利浦、泰屹新等,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牌。 如今荷兰选择跟随美国,对咱国进行“偷袭”,无疑是在破坏与咱国的投资基础,未来在华的商业环境会越来越恶劣。 荷兰在咱国的主要企业: 联合利华,作为日用消费品巨头,年营收超过200亿元,在东方大国有着广泛的业务。 阿斯麦,2022年营业额29.16亿欧元,占全球13.8%,荷兰最赚钱企业,在东方大国也有着庞大的业务。 豪氏威马,自2005年在福建设立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年产值数十亿,是荷兰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范德兰德,2003年进入市场,是提供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在东方大国有着广泛的业务布局。 飞利浦,荷兰最古老的跨国公司之一,在健康科技和医疗设备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泰屹新,成立于1983年,为高端连接提供解决方案,在多个领域都涉及,在华也有着广泛的业务布局。 荷兰在咱国的投资实在是太广泛了,如今荷兰选择跟随美国,对咱国进行“偷袭”,这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典型案例吗? 荷兰冻结咱们147亿芯片资产这事儿,我觉得挺不地道的,说是为了“国家安全”,其实就是被地缘政治牵着走,把好好的经贸规则给打乱了。 你看荷兰在华的那些企业,联合利华一年赚200多亿,阿斯麦靠中国市场稳住全球地位,还有飞利浦这些,哪一个不是在咱们这儿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都是靠双方多年的信任和开放环境才成的。结果现在倒好,一边赚着钱,一边又搞资产冻结,这不是明摆着破坏合作基础嘛,以后谁还敢放心跟他们打交道? 而且这事一看就是跟着美国走,之前限制阿斯麦出口,现在又冻结资产,完全没了自己的主意。 本来荷兰靠半导体能在中间当个桥梁,结果非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迎合别人,还开了个坏头,以后别的国家都这么干,荷兰企业在海外投资也得担风险。 说到底,做生意最看重的就是规矩和信任,现在信任没了,以后荷兰企业想在华发展,恐怕没那么容易了。这种捡小芝麻丢西瓜的事儿,真是得不偿失。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