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宣布了 10月12日,韩国官方扔出一枚“人口炸弹”:70岁以上老头老太太人数居然超过了20多岁的年轻人,这可是史上头一遭啊! 这事儿看着新鲜,其实是韩国 “变老” 速度太快的必然结果,说白了就是新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少,老去的人越来越多,一增一减才闹出这么个少见的局面。先说说为啥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根子就在低生育率上,韩国现在一对夫妻平均连一个孩子都生不到,2024 年的生育率才 0.78,在全世界都排倒数,这样下去新生儿数量能不跌吗?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孩子,是真的不敢。就拿房子来说,首尔一套 90 平米的普通公寓,价格能达到十五亿韩元,可当地年轻人平均年薪也就四千万韩元,想攒够首付得不吃不喝十五年,就算凑够了首付,后面还得还十年贷款。 好多新婚夫妇只能住几十平米的小单间,连摆张婴儿床的地方都没有,哪敢考虑生孩子?更别说养孩子的成本了,光请个月嫂就得花掉一个月工资,奶粉、尿布、辅食样样都是钱,要是孩子长大了上补习班,一个名师的课号得提前三年抢,一年的补习费能花掉普通家庭大半的收入,年轻人连自己都快养不起了,哪敢轻易添个孩子。 职场的压力更是把年轻人逼得没精力生孩子。韩国的 “996” 都算轻松的,实际工作时长常常超过 12 小时,每天通勤俩小时,回家累得倒头就睡,连跟家人聊天的力气都没有。 女职工在单位打 “哺乳暗号” 会被训斥,生完孩子回来七成会被调岗降职;男职工更不敢轻易休育儿假,不然会被老板贴上 “不负责” 的标签,晋升机会直接少六成。在这样的职场环境里,怀孕生孩子简直像场赌博,赌的是自己的职业前途不会被毁,谁还愿意冒这个险? 这边新生儿数量连年暴跌,那边死亡人数却在蹭蹭往上涨,主要还是因为老人太多了。现在韩国 65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正式进入了 “超高龄社会”,80 岁以上老人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一半还多。 以前是年轻人多、老人少,死亡人数自然少;现在老人基数大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下,死亡人数肯定跟着涨,一跌一涨之间,就出现了 70 岁以上老人比 20 多岁年轻人还多的怪事。 这种 “变老” 的现象带来的麻烦可太多了,最直接的就是养老金不够用了。养老金是靠现在上班的年轻人交钱,给已经退休的老人发的,以前十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现在可能变成两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进来的钱少、出去的钱多,养老金账户眼看就要见底了。 韩国政府已经急得把退休年龄往后推到 65 岁,还计划把缴费率从 9% 涨到 13%,就算这样,预警说养老金还是可能在 2056 年耗尽。好多老人领不到足够的养老金,老年贫困率高达 40%,七十岁还得出去送快递、打零工挣钱糊口,看着都让人心疼。 劳动力也变得特别紧缺。能上班干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工厂招不到工人,老板只能涨工资,可工资涨了产品成本就高,最后还是得涨价卖给老百姓;服务业更缺人,以前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半夜还开门,现在因为招不到人,九点就关门了。连养老院都缺护工,有的老人想进养老院都得排队等好几年,护理质量也跟着下降。韩国劳动年龄人口每年都在减少,照这样下去,以后不光工厂开不了工,连医院、学校都可能缺人手。 医疗系统也快扛不住了。老人多了,老年病自然就多,高血压、糖尿病、阿兹海默症这些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的老年病科床位天天满着,连普通的感冒发烧都得排半天队。医生护士忙得脚不沾地,医疗资源被大量占用,其他病人看病也跟着受影响。 更让人揪心的是,年轻人压力太大,自杀率居高不下,30 多岁人群里自杀已经成了头号死因,40 多岁人群里自杀率也超过了癌症,医疗系统既要应付大量老年病人,又要处理年轻人的心理危机,真是分身乏术。 韩国政府也不是没努力,生个孩子给一次性补贴,每月还有育儿津贴,电费都能减免,算下来一个家庭能拿到十八万人民币的补贴,可这些钱比起房价、教育费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公共育儿中心的名额得排三年队,普通家庭根本抢不到,政策看着好听,执行起来全是漏洞。 说到底,韩国的 “人口炸弹” 是房价、教育、职场压力这些问题拧成的死结,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老人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要是这些根本问题解决不了,以后老人会更多,年轻人会更少,不光经济没活力,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