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强渡大渡河立过功,却在湖西抓遍战友!老红军王凤鸣为何转头投靠日本人? 历史上

强渡大渡河立过功,却在湖西抓遍战友!老红军王凤鸣为何转头投靠日本人? 历史上总有些让人拍大腿叹气的事儿,王凤鸣这人就是个典型例子。他早年也跟着闹革命,枪林弹雨的苦仗打了不少,可谁能想到,后来一步步走歪,最后成了人人骂的民族败类。他这前后的变化,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就算是革命队伍里,也得防着那些经不住考验的人。 王凤鸣早年可不是后来这副汉奸模样,十几岁就揣着“闹革命、救穷人”的念头参了军,进的是红一方面军。那时候红军缺衣少食,行军全靠两条腿,饿了就啃草根、煮皮带,他从没喊过一句苦,反倒总抢着扛重枪、站岗哨。 他能在强渡大渡河中立功,不是靠运气,是真敢拼命。当时他还是红一军团里的基层干部,负责带着战士在岸边掩护突击队过铁索桥,对岸国民党军的机枪扫得水面直冒泡泡,他趴在石头后面,瞅准机会就带队反击,硬是把敌人的火力压了下去,战友们都私下叫他“王蛮子”,说他打仗不要命。 可谁能想到,这股“不要命”的劲儿,后来竟用在了自己人身上。1939年山东湖西地区搞“肃托”,王凤鸣那会儿当上了苏鲁豫区党委军事部长,手里刚握到实权就飘了。他不听上级“查清事实再处理”的提醒,硬说队伍里藏了大批“托派”,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人。 据当时的地方革命档案记载,他搞“肃托”根本不讲证据,有人被怀疑,要么靠刑讯逼供逼“口供”,要么就凭他一句话定罪名,连一起爬过雪山、过过草地的老战友都没放过,短短几个月,湖西地区被他错抓错杀的干部战士就有几百人,好好的革命根据地差点被他搅散。 其实那会儿不少人劝他,说不能这么乱搞,会寒了战友的心,可他根本听不进去。说到底,他哪里是在“肃托”,分明是权力欲冲昏了头,想靠“抓托派”往上爬,把“为革命”的初衷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上级及时发现了湖西事件的错误,立马派人制止,还对王凤鸣做了严肃处理,按说这是给他敲警钟、留机会,可他不但不反省,反倒觉得组织对他“不公”,心里满是怨气。 到了1941年,抗战正打得艰苦,八路军、新四军拼着命保老百姓,王凤鸣却偷偷脱离了革命队伍,转头就跑到日伪那边投了降。日本人知道他当过红军干部,还懂八路军的战术,立马给了他个伪军官的职位,他也真就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当了汉奸的王凤鸣,比日本人还狠,带着伪军四处搜捕以前的战友,抢老百姓的粮食,烧老百姓的房子,以前战友眼里“敢打敢冲的王蛮子”,彻底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王汉奸”。 有人说他是受了委屈才投敌,可这根本站不住脚。革命队伍里,谁没受过委屈、没犯过错误?就说那些和他一起打仗的老红军,有的被错怪过,有的被降过职,可没一个人丢了民族大义,没一个人转头去帮日本人。 王凤鸣早年立的功是真的,可功是功、过是过,绝不能因为他以前打过仗,就抹掉他当汉奸的恶。他这一辈子,就是活生生的教训:不管在啥岗位、立过啥功,要是丢了信仰、没了底线,再大的本事也没用,最后只会落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