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占据全国近85%的潮玩生产份额,全球1/4的动漫衍生品也出自这里。
石排镇作为潮玩产业的主力军,2024年实现营收超50亿元。然而,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也衍生出诸多法律风险,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用工问题等。
为了护航潮玩产业,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石排法庭打出一系列司法“组合拳”。
百万货款悬一线
财产保全+调解化纠纷
“案件数额比较大,那对这个货款金额,你有没有异议?”在石排法庭的线上调解现场,法官叶凤嫦正主持一场加工合同纠纷的调解。石排某潮玩企业为杭州某公司生产盲盒公仔后,对方迟迟不支付132万元货款。
案件受理后,法院迅速出击,迅速实施财产保全措施,冻结了被告公司银行账户等资产。“银行接到我们的财保文书之后,采取了冻结政策。这个账户里相应的钱,他是动不了的。”叶凤嫦介绍道。
账户被冻结后,被告公司主动联系法院请求调解,双方最终高效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原告的货款得到了切实保障。
这个案例,是潮玩产业高速发展下法律风险的一个缩影。石排法庭在司法实践中发现,劳资纠纷较多、知识产权保护存漏洞、加工合同条款不规范等,正成为困扰潮玩企业的几类典型问题。
“潮玩产品特异性强,每个产品的质量标准都不相同。但中小企业在订立合同时往往不够规范,一旦发生纠纷,审理就会面临困扰。”石排法庭负责人黄庆生道出了行业痛点。
司法服务向前移
“三联动”机制构筑防线
事后化解不如事前预防。基于发现的新问题,石排法庭选择将司法服务阵地前移,以中国潮玩之都·潮玩中心所在的谷吓村为突破口,与村党总支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创新建立人民法庭、行政机关、村居“三联动”机制。
“这个相当有帮助!”石排镇谷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荏根感慨,“在配合的过程中,我们按照法庭的指引,做好普法,引导企业怎么去维护自己的利益,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把纠纷解决在辖区之内。”
石排法庭还与湾区潮玩文创产业联盟签订《司法合作框架协议》,开通案件绿色通道,为潮玩产业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
“我们希望通过与谷吓村的党建联建,以点带面,规范整个石排潮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石排法庭负责人黄庆生表示。
“法治体检”进企业
从源头堵住漏洞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源头预防。石排法庭主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法治体检”,将服务从“事后解决”转向“事前预防”。
在有着近十年历史的赫源玩具有限公司,法官们发现了问题,“比如我们跟客人约定品质这一块,如何约定模具制造这一块?是不是需要把模具的质量要求、材质、尺寸都确定好?如果按旧合同,我们还有很大漏洞。”
公司经理王玉伦表示,法官的建议给了她“非常大的启发”,对合同制作和后期对接起到了巨大作用。
针对常见风险点,法官们开出“法律处方”:细化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建立完善保密制度、规范用工管理等。黄庆生特别强调了“检验期”的重要性:“产品小样出来后,一定要及时检验,合不合格都要留下证据。这未来就是法庭上的关键证据。”
着眼长效发展
为潮玩产业铺设稳健法治轨道
法官们的走访与服务,不仅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更旨在为潮玩行业建立长效机制奠定基础。据统计,2024年,石排镇已聚集潮玩产业链企业146家,实现营收57亿元,原创IP超过100个。
石排法庭正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石排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课题,深入开展调研,系统梳理共性难题。
“我们希望通过法律专业的视角,参考先进经验,提出可行性办法,形成书面报告和长效机制,切实为石排潮玩产业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黄庆生表示。
从一桩百万货款的顺利调解,到深入企业的“法治体检”,再到构建全行业的风险防控体系,石排法庭正以积极的司法实践,为潮玩产业的未来铺设一条更为稳健的法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