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四五”]
五年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在10月11日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表明“十四五”时期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介绍,2024年,我国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科技应用场景。“十四五”期间,新技术加速突破,新材料不断涌现,新装备迭代升级,新应用高效赋能,“四个新”以科技进步赋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新技术加速突破。住房城乡建设部聚焦科技前沿、民生改善、工程需求,实施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组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攻克大跨度、大空间、复杂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建造和城镇给排水等方面一大批技术难题,为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2021年至2024年,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极端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高层建筑降载减振技术等39项新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第二,新材料不断涌现。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动引导建筑材料研发、生产、检测、应用等单位协同攻关,创新出光伏建筑玻璃、自修复混凝土、气凝胶保温材料、高性能隔声毡等一大批新型材料。这些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性能,减少碳排放,降低维护成本。
第三,新装备迭代升级。住房城乡建设部打通工程装备科学研究、实验研发、推广应用链条,一大批新型装备成为推动工程建设的“利器”和彰显大国建造的“国之重器”。比如,新型“造楼机”,更加集成化、更加轻量化、更加智能化,可以自动纠偏、智能监控,实现全天候封闭作业,具备多工序立体流水化施工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新应用高效赋能。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安全韧性。(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