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阅兵现多款“眼熟”装备,俄朝合作成果真的藏在武器里? 10月10日,平壤金日成广场的阅兵式上,朝鲜多款新型装备的亮相,让“俄朝合作”成了热议焦点。这是朝鲜向俄派出人民军作战后首次阅兵,武器里的“俄式痕迹”被反复解读。 阅兵方阵中,两款无人机引发围观:一型神似俄罗斯“见证者”,另一型被指是朝鲜版“柳叶刀”,发射车上还装了适配实战的升降式数据链,与俄乌战场装备特征高度重合。海军“崔贤”号驱逐舰的细节更直接——舰上“铠甲M”弹炮合一系统几乎是纯俄制产品,配套的反舰、巡航导弹也和俄“俱乐部”系列如出一辙。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拿出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反驳,称“装备相似是合作实锤,朝鲜帮俄打库尔斯克,俄自然会给技术反哺”;也有人较真“火星-20洲际导弹早就在展会公开,核心的固体火箭技术没证据和俄有关”;还有人发现,最受关注的“天马-20”坦克,压根没沾俄乌战场技术边,仍是朝鲜自主改进的产物。 评论区里,支持者晒出俄朝恢复海上航线、推动军事贸易的新闻,反对者则翻出朝鲜早年无人机研发记录,双方都盯着装备细节争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