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洪秀全的哥哥洪仁发一家一百多口人,各自逃命,战争之中洪仁发的妻子赖氏带着两个最小的儿子逃了出来,一直逃到湖南湘乡的西山塘,赖氏将两个儿子改姓颜,定居在了西山塘颜家村。 说起洪仁发,得从他那普通农家背景讲起。他生在1805年的广东花县官禄村,家里中农水平,爹洪镜扬管田地,妈王氏操持家务。兄弟仨,他是老大,下头洪仁达和洪秀全。从小没上过学堂,就跟着爹妈下地干活,锄草插秧,日子紧巴巴的。洪秀全爱读书,家里砸锅卖铁供他考科举,四次砸锅都没中。洪仁发和洪仁达咬牙坚持,就盼着小弟出头,带全家翻身。谁知这科举没戏,洪秀全转头搞起拜上帝会,1843年拉起队伍,1851年在广西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就这么冒头了。 洪仁发那时候还在老家种地,起义前洪秀全怕清廷抓人,把爹和俩哥哥接去广西躲着。迁徙路上,洪仁发背包裹护家人,绕山路避官差。到了金田,他随军北上,打下永安,封了个国宗头衔。可这国宗没实权,就跟个闲人似的,帮天王跑腿处理杂事。太平军定都南京后,他继续混日子,没啥建树。1856年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斗起来,洪秀全借石达开平乱,事后疑心重,封自家哥哥稳局面。洪仁发成了安王,洪仁达福王。朝里人看不惯,觉得俩哥哥没本事,凭啥封王。 封安王后,洪仁发开始瞎掺和。他没打仗经验,也不会管事,却爱发号施令。天天进殿看奏折,下些莫名其妙的命令,调兵没头绪,军粮耽误了。1857年石达开忍不了,带兵出走,这事跟洪仁发的干预脱不了干系。石达开在营里跟将领争地图,收拾行李就南下。洪秀全看不过去,一度削俩哥哥王爵,降成天安什么的。可没两年,1858年又恢复,改成信王,全称长得吓人。洪仁发穿王袍巡视城墙,指挥修工事,结果地段塌了,闹笑话。 1859年洪仁玕从国外回来,带一堆改革主意,想救天国。结果洪仁发和洪仁达跳出来挡路,两人联手否决军制调整啥的。洪仁玕在殿上讲,洪仁发敲桌子打断,属下附和,改革黄了。天京日子越发难过,1861年洪仁发带队攻镇江,先赢后撤,丢了辎重。湘军围城,他不思对策,反倒忙着搜钱。派人挨家查,百姓抖着手交金银,他袖里藏包裹。后期纳贿成风,属下献礼他照单收。1864年洪秀全死后,他和洪仁达、萧有和、沈桂四人辅幼天王,抓权分配任务,却偏心亲信,忽略前线。 天京被围得喘不过气,粮食短缺,兵没士气。洪仁发一家百多口,亲戚仆役一大堆。7月19日清军炸开城墙,湘军冲进,太平军堵三小时,街头乱成粥。洪仁发想带金银跑,招呼家人往西门挤,却早早失散。他钻巷子,身后枪响,追兵围上,一刀毙命。说法有投水自尽,也有乱军中死,反正没跑掉。洪仁达突围不成,被抓了,8月5日在南京砍头。洪家其他人死的死,散的散,全军覆没。 赖氏运气算好的,她是广西陆川人,嫁洪仁发前就是农家女,没啥名气,就管家务。城破时她护着俩最小儿子,六岁洪南桂和三岁洪南瑞,从后门溜出,混人群挤城门。身后炮响,空气焦糊,她一手牵大点的一个,一手抱小的,沿河岸小道走。夜里钻荆棘,撕衣服裹孩子脚,喂野果充饥。小儿子咳嗽,她揉根茎吐给他们吃,自己饿得胃疼。 路上一走十几天,避大路走山径,遇巡兵按孩子藏草丛,自己爬过去引开。脚肿了裹布条,坚持到湖南湘乡西山塘。这地方偏,山风大,清兵懒得搜。她敲门求村民,衣衫破,孩子瘦,村里给间土屋和米粮。她跪谢,自称寡妇带娃投亲。油灯下叮嘱儿子改姓颜,洪字不能提。对外说投奔颜族,租田干活,渐渐站稳。 赖氏安顿后,天天挑水砍柴,肩压扁担红印,下地插秧手泡泥水。洪南桂学耕田,洪南瑞捡石头,两人长大合力收稻,捆捆扛晒场。她教织布,晚上盘线梭子飞。租薄田撒谷浇水,弯腰割稻汗滴土。村人少问,她低头干活,融进去了。俩儿子娶本地媳妇,婚礼简单设席,她端菜招呼。夫妇扩屋添锅,生娃她煮粥喂饭。血脉续上,子孙田间劳作。 洪仁达押解时链锁手,推搡上路,脑袋落地。洪家余者无踪,太平天国散架。赖氏一脉改颜后,勉强过日子,跟从前无关。她晚年关节僵,起身慢,咳嗽儿媳端药。离世村里抬棺土坡埋,无碑无祭,儿孙洒土封。颜家村田扩,子孙婚嫁干活,悄然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