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好人一生平安!河南民权,男子自驾返程,顺路捎了位女子。对方付230元,到达目的地

好人一生平安!河南民权,男子自驾返程,顺路捎了位女子。对方付230元,到达目的地后,他却把车费退还给女子。只因女子的丈夫去世了,把两个孩子留家里,女子一个人外出打工赚钱,他觉得太苦了,真的是不容易。 事件发生在国庆假期结束后的返程高峰。男子与两位兄弟从河南民权自驾返回宁波慈溪工作,为分摊油费,他们出发前在网上接了一个顺风车订单。上车后,女子话不多,途中因接到孩子电话情绪崩溃哭泣,男子从后视镜看到后主动关心,才了解到她丈夫去世、独自抚养13岁和5岁两个孩子的艰难处境。听到这些,男子心里不是滋味,这让他想起自己离家时孩子不舍的眼神,心生共鸣,最终暗下心决定退还车费,并特意绕路将女子安全送到工厂门口。 到目的地时,男子帮女人把行李从后备箱拿下来,又顺手把之前收下放在副驾驶箱子里的230元给了女人,女人再三推辞,男子却坚持不收:“我这趟本来就是顺路,带你一段涂个热闹,你一个人在外打工不容易,这钱你留着自己买件厚衣服,或者给孩子买点零食,比给我强。”叮嘱她“在外注意安全,有事要是顺路,还能联系我”。女子红着眼眶连声道谢,男子看着女人鼻子发酸,就立马发动车子离开了。 这才是陌生人之间的温柔,不多的钱,却暖了一个妈妈的心,退的不是车费,是给生活难的人,多留了点底气。其实善意从不需要多大的代价,一句体谅的话、一次主动的让步,就能给身处困境的人,带去对抗生活的勇气。其实这类善行并非孤例,在河南,如濮阳的出租车司机郭志社,24年间免费接送老弱病残上万人次,还组建“雷锋车队”传播善意。民权县也建立了“好人”帮扶礼遇机制,让行善者感到光荣,推动“好人文化”成为当地风尚。 虽然有人因过往不愉快经历而对行善心存顾虑,但多数人认为不应因少数负面案例否定善意的价值。男子退还的230元,对女子而言是数日生活费,对他而言是放弃分摊油费的初衷,选择体谅同类困境。这种源自“将心比心”的举动,如同黑夜中的微光,未必照亮整条路,却能让人感到自己并非独行。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温暖传递,让人们在艰难时刻遇见希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