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的前妻在通过“技术离婚”后,获得了恒大数百亿港元的分红,然后一次性购买了伦敦泰晤士城的33套豪华公寓,本想着债务由许家印一个人承担,剩下全家人去吃香的喝辣的,结果香港高等法院对其颁布了全球资产冻结令,禁止他们处理名下总价值600亿港元的全球资产,包括在英国购买的33套豪华公寓。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许家印家族最近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这回主角不是许老板本人,而是他的前妻丁玉梅。 大家还记得恒大暴雷的那段日子吗?那会儿全国上下都在为烂尾楼和恒大债务发愁,许家印的名字几乎成了“高杠杆扩张”的代名词。而在聚光灯外,许家印夫妇早就悄悄下了一盘别人很难看懂的“大棋”。 很多人都以为,许家印的家人可以全身而退。毕竟,在恒大出事前后,他们频频转移资产,既有家族信托,也有技术性离婚,还在英国豪掷重金买下几十套顶级公寓。 光是伦敦泰晤士河畔的那33套公寓,价值就高达5亿多港元。有人感慨,许老板一边扛着几万亿的债务大山,一边家属海外买豪宅,怎么看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自保路线”。 但事情并没有像他们设想的那样顺利。香港法院直接下令冻结他们全球名下的600亿港元资产,英国法院也同步行动,把伦敦的公寓全部锁死。 丁玉梅想把部分资产摘出来自由支配,还试图以家庭隐私为由,要求部分听证会闭门进行,都被法官一一驳回。 理由很简单:你们的操作不仅涉及巨额债务,更关乎无数投资者和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必须公开透明,不能靠花招蒙混过关。 有人会问,这样的资产转移,到底能不能挡住清盘人的追讨?答案是——“实质重于形式”。丁玉梅和许家印虽然办了离婚,家族信托也做得滴水不漏,但只要资产还是由他们实际控制,这些转移在法院看来就不算“真离婚”“真切割”。 更何况,清盘团队和专业律师早就盯上了这条线,许家印家族每一步资金流动都被逐条摸清。许多离岸信托、海外账户、跨国持股结构在司法面前都形同虚设。 丁玉梅本以为可以安枕无忧,带着家人住进豪宅,按月坐收租金,哪怕恒大出事也不怕。 可没想到,资产被冻结后,生活费都被限定,可每月还有2万英镑可用。她还试图反咬一口,声称许家印欠她几百亿,结果法庭一句话就驳回了。 其实,这场跨国追讨的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辛酸。多少家庭买了恒大的房子,等来的却是楼盘烂尾、血汗钱打水漂。 许老板昔日呼风唤雨,今天却连家人的资产都保不住,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真实写照。那些曾让人羡慕的信托、离岸公司、技术离婚,结果全都成了法院的重点审查对象。只要你还实际掌控资产,怎么包装都没用。 现在,清盘团队已经追回了部分房产和飞机,但离填补恒大的巨大窟窿还差得远。这场追讨还会持续下去,无论资产藏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与恒大相关,都在法律的聚光灯下无处遁形。 而许家印本人,自从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一直保持沉默,律师团队也只能不断找理由搪塞,尽量拖延时间。可债权人和社会的关注,绝不会轻易放过。 最讽刺的是,许家印家族原本希望靠离婚、信托和海外豪宅筑起铜墙铁壁,结果却成了反面教材。司法的“穿透原则”根本不给这些花招留余地,资产和责任不可能说切割就切割。 对于广大债权人来说,这次判决也算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至少证明了:只要有法律、有追责,哪怕资产再复杂也能一层层剥开。 这场大戏还没落幕,许家印夫妇的全球资产冻结令还在执行。你们怎么看呢? 信源:观察者网——33间伦敦公寓背后:许家印前妻的跨境财富与债务博弈